走遍中国河南新县

北京手足癣医院那家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508/8928425.html

新县是河南省信阳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河南省最南端的大别山区,南临湖北。新县物产丰富,资源充足。盛产林果、茶叶、中药材等,其中,板栗、银杏、茶叶、油茶、野生猕猴桃品质产量均居河南之冠,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银杏之乡”。

历史

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块八十多年的石碑,刻着新县曾经的名字——经扶县。

年,国民党政府取光山、黄安、麻城各一部,以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为县名,以新集为县治设立了经扶县,意在控制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对付日益壮大的革命力量。

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人民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同时将主攻方向指向了当年鄂豫皖苏区所在的大别山。

这一年的8月,经扶县获得解放,部队进入县城。这座石碑上关于县名的记载,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此时当地乡绅提议将经扶县改为伯承县,刘伯承却提出了另一个建议。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了解放战争的伟大战略转折。新县以“新”为名,仿佛是一个预言,预示着新的形势、新的时代和一个新中国。

名人

年的一天,河南新县吴氏宗祠,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

他不仅当众烧掉了家中的地契和债约,还在祠堂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了共产主义标语和画像。这个年轻人叫吴焕先。

吴焕先年出生于新县一个大地主家庭,这个被长辈亲族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在外求学期间,吴焕先受共产主义思想熏陶,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家庭出身并没有成为吴焕先的桎梏,他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启迪民众、宣扬真理。

年,吴焕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并发展起了党的武装。一年后,吴焕先率领新县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

年6月,鄂豫皖苏区建成,吴焕先成为重要的创建者之一。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到年6月,鄂豫皖苏区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就在这个时期,吴焕先参与重建了红二十五军,成为红军杰出的指挥员。为了革命,吴焕先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

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时,遭国民党军突袭,吴焕先在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红色

这是年在河南新县发现的一处军火埋藏地,从中挖出了80多枚迫击炮炮弹,近万发各式子弹。

不难想见,这块土地上曾经上演血与火的较量,无数新县儿女走上革命的战场。

当红军曾是那个时代新县青年人最大的愿望。老红军罗明榜在22岁那年成为红四方面军第11师的一名战士,刚一参军,他就开始在战场上接受血与火的历练。

年3月,国民党军进占皖西苏家埠、麻埠等地,向根据地猖狂进攻。

红四方面军采用著名的“围点打援”策略,坚持围困苏家埠四十余日,终于调动大批敌人前来增援,最后红军以主力歼灭敌军。

此战共消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缴获枪支多件,也以经典的战法成为了人民军队历史上最成功的战例之一。

在苏家埠战役中,罗明榜第一次和敌人短兵相接,第一次见到战友一个个倒下,有的再也没有能够站起来。

目睹战争的残酷如同经历了灵魂的洗礼,他看到了流血牺牲,看到了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也终于明白战斗的意义所在。红军是为了人民得解放而战,战士们身后的是苏区无数父老乡亲。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保存着大量战争时期的珍贵文物,这些铁壶和木桶都是苏区群众给红军战士们送补给用的。物件虽不起眼,却隐藏着红军的制胜秘诀。

在保卫红色政权的战斗中,苏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是一块光荣的土地,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部队,孕育出了43位共和国将军。

在血与火的岁月中,这里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献出了五万五千名优秀儿女的生命。

陵园静谧,记录了那段红色的记忆,这片土地孕育的英雄儿女,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年7月1日名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雕塑群在河南新县第一次公开亮相,雕像栩栩如生,把人们带回到了鄂豫皖苏区革命政权诞生的那个历史瞬间。这是一首民歌里的红色记忆。

年8月,鄂豫皖苏区在新县陈店乡大朱家建立了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在成立大会上,人们唱起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庆祝新生的属于人民的政权。八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红色民歌的旋律依然在革命老区的青山绿水间吟唱着。

民俗

用新县当地出产的秸秆儿,编织方形的框架,贴上白纸,画上花鸟鱼虫的吉祥图案,涂上红绿色彩,一只灯笼就做好了。

新县丁李湾村的村民们做灯笼不是为了什么特别的节日,只是因为今天晚上他们要看一场特殊的表演——地灯戏。

告别酷暑,进入初秋,丁李湾的村民用这种方式来犒劳一下刚刚结束的夏种时节。地灯戏的规矩是露天举行,舞台和观众零距离,唱戏的人负责表演,看戏的人负责打灯笼照亮,灯笼不用花哨,重在实用。地灯戏的名字正源于此。

地灯戏在豫南民间已经流传了两百多年,这种散发泥土芳香的民间小戏来自民间,歌颂民间、唱腔简单、唱词通俗,有着独特的乡土韵味。

曲终人不散,演出结束意犹未尽的乡亲们把演员请到家里。一桌饭、一壶酒,尽的是戏迷的心意,成就的是一段乡情。

新县的民歌和地方戏来自民间,它们的创作者不是别人,就是生活在这块地上的人们,青山绿水滋养了人们的情怀,优美的旋律与动人的色彩成为这片地上的文化特色。

美食

大别山里有的传承更加久远,比如如何用一片树叶成就一道美食——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主要是由神仙树的树叶制作。选取神仙树最嫩的叶片,因为新鲜的嫩叶更容易出汁,而汁水才是真正做豆腐的原料。

神仙树和神仙没关系,只是一种特别的灌木,树叶能做菜也能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神奇功效,于是有了神仙树的名头。树叶在泉水里清洗后,经过充分的揉搓和挤压,汁水慢慢变成树叶的鲜绿色,树叶里的营养成分也彻底进入其中。

要想把一盆神仙树的汁水变成豆腐,还需要一种关键性的材料。农家自家灶台中的草木灰里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改变分子结构,让它们连接成网状。把草木灰做的卤水兑入神仙树叶的汁,水中不停搅拌,只有恰到好处的搅拌,才能让豆腐均匀能洁变得晶莹透亮。

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冷却,天然翠绿色的神仙豆腐就做好了。豆腐切块愈加晶莹透亮,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浓烈的滋味,却成为了一个最好的舞台,迎接佐料们的舞蹈,甜的白糖,香的蒜泥,醋的酸,辣椒的辣。

新县美食从红色历史中一路走来,也在青山绿水中汲取滋养。美食是记忆也是传承,美食里有厚重的红色历史,也有自然和谐的永恒韵律。

特色

大别山区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成就了新县的特色产业。茶籽油在新县西河湾村虽然已经发展起较具规模的旅游产业,但依然保留着一种古老的榨油工艺。

相比电力机械榨油,这里的榨油师傅们显然更相信血肉之躯对力量的控制。人工推动原木撞锤对榨膛中的茶籽表皮进行挤压,巨大的冲击力慢慢变成了茶籽油的涓涓细流。

如今这种榨油方法已经很难见到,西河湾的人们希望能把这套工艺保留下来,作为独特的文化技艺传承下去。

现代

西河湾村是新县一个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村里的建筑大都建于明清时期,古树老宅青砖黛瓦,有着时光的味道。

不过新出现的时尚旅店和餐馆又让人仿佛置身现代化都市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在这里享受闲适的生活。这个以红色历史而闻名的地方,正因绿水青山而焕发新的活力。

原本淤塞的河道被清理成了风景宜人的荷花池,普通的民宅重新规划设计,形成旅店群落内部重新装修成一致的风格,古朴又时尚。原本的乡间土路变成了石路,幽静破败的土屋变成了精致的客栈,小河沟也成为游客戏水的最佳场地。越来越美好的环境自然也换来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西河湾的变迁是新县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人们也不会忘记这片生机勃勃的绿意,植根于一片红色的沃土。

在新县,这块土地承受过血与火的考验,也曾散发出巨大的信仰的力量。今天,他依然在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勿忘初心,知道从何而来,方知该往往何处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5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