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会精神建设平安河南乘枫而行

如何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河南公安用五年的探索和实践给出了答案。作为“枫桥经验”在河南的具体实践,省公安厅把“脚板+科技”作为深化“一村(格)一警”的主要方向,在全省推广使用“一村(格)一警”警务智能平台。那么包村民警在村里干些啥?老百姓又怎样看?12月17日,河南法制报记者跟随省“贯彻全会精神建设平安河南”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信阳市新县浒湾派出所和吴陈河派出所实地探访。

采访团出发

小小乡镇派出所成了一级派出所

“我们所今年获得了公安部批准的一级派出所称号,在河南省今年获批的也仅有7家。”在浒湾派出所采访中,80后所长熊长征话语中透着满满的自豪。在他的身后,荣誉墙上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

警务室是派出所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单位,熊长征对浒湾乡“一村一警”工作负总责,经常带领警务室民警下乡走访,为民排忧解难。

熊长征介绍包村民警工作情况

提起这些,曹湾村村支部书记曹恩国如数家珍,他还特意提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曹湾村陈北组居民盛德义的2个孙女、1个孙子因家庭贫寒都还没有上报户口。“孩子母亲丁某霞系先天性智力残疾人,孩子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为人木讷,夫妻二人一直没有领取结婚证,家庭条件非常困难。二孙女盛梦婷已到学龄时间才知道户口的重要性。”

包村民警就像咱家人

曹恩国说,因两个孙女长时间没有上报户口,医院出生医学证明丢失,能否顺利补录到出生医学证明成了老盛一家人的棘手事,在民警与老盛多次沟通下,其二孙女盛梦婷户口先帮助办理,因盛德义老人不知补录程序,在多次与县卫生局等部门交涉未果情况下,熊长征带着老盛到县城跑程序,最终俩孙女出生医学证明补录到手,3个小孩的户口顺利申报成功。

用老盛的话来说:派出所民警帮他一家子解决了大困难,是他一家人的恩人。

据了解,为实现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变,浒湾派出所先后建立了“社区警务群”“旅馆业服务群”“校园安全工作群”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67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