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阳新县优秀新闻工作者、阳新县优秀共青团干部、阳新县网信工作先进个人、阳新县公安局特邀监督员……一个个荣誉称号,彰显了王燕飞优秀的个人素养。
阳新县委宣传部负责人指导工作
今年39岁的王燕飞,是湖北省区域互联网联盟常务理事、黄石市网络新媒体协会副秘书长,阳新县网络新媒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燕飞爱好写作,读书期间,经常发表作品;踏入社会后,成为了《阳新报》的一名记者。
当时,《阳新报》的记者月工资只有元。尽管生活困难,但王燕飞仍奔走在阳新的山水之间,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深受读者喜爱的新闻作品。
年,因国家相关政策,《阳新报》停刊。即使王燕飞非常热爱新闻事业,却不得不下岗。
下岗后,出于传递阳新“好声音”、讲出阳新“好故事”的初心,以及用新闻工作推动阳新发展的责任感,王燕飞选择了网络新闻传播这份事业,笔耕不辍,直至如今。
当时,阳新引进互联网不久,会电脑并利用互联网传播阳新“声音”的人很少。在互联网上,刚发的文章,不久后就能登上全国各大网站。王燕飞敏锐地感知到,互联网是一个神奇且大有可为的地方。
王燕飞拍摄新闻照片
那时,王燕飞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建一个属于阳新人自己的网站,让百万阳新人都可以在自己家里通过这个平台畅所欲言。在王燕飞的设想中,这个平台会成为阳新网友的“精神文化家园”,一个方便办事的网络窗口,一个表达群众诉求的平台。在这里,阳新人可以谈家乡发展变化,谈创业心得体会,谈文学创作,谈交易买卖,甚至谈天说地,谈“情”说“爱”。只要是阳新群众的正当需求,王燕飞就会想方设法地打造新板块满足他们的需求。
年3月26日,王燕飞试办“阳新视窗”网站。年,网站改名为“阳新新阳网”,这个阳新人自己的门户网站发展至今,迈入了第二十年。
20年,弹指一挥间,王燕飞也从当时的一个一腔热血的“毛头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
20年来,“阳新新阳网”与阳新人共同成长。在此期间,阳新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由国家投资万元的阳新火车站迁建官桥;年,率洲管理区由市划县,兴国州古商城建成开业;年,网湖湿地保护区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年来,王燕飞致力于推动阳新县文化事业发展。
在阳新县委宣传部、网信办的关怀和指导下,王燕飞参与拍摄了阳新首部方言电影《躲学》;先后开展了《春运·回家》《文明上网、文明办网》《坚守七条底线》《精准扶贫在阳新》《阳新史话-红色记忆》等超过次网络专题宣传。
通过20年的发展,“阳新新阳网”已经为阳新最大的互联网平台,网站日访问量3万人次左右,发布各类信息80多万条,同时在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国内主流平台入驻开通了宣传账号,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展示宣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社会文明的幸福和谐阳新。
20年来,王燕飞以身作则,引领阳新县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阳新新阳网”的发展得到了阳新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赢得广大网民和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方面的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