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七龙山村三代人眼中的山乡智能变迁河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吴彦飞实习生周程新)七龙山村位于新县八里畈镇东部,辖20个村民组,有村民人。因为地理、历史等因素,七龙山村在旧社会一直是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自从新中国成立后,七龙山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年“四面红旗”评比中更是荣获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两面红旗。日前,记者来到七龙山村,探访这里三代人的生活变迁。“收音机改变了我的命运”面对记者的采访,在七龙山村生活了数十年,今年75岁的陈三主敞开了话匣子,说起了一个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故事。年,当时还是护路工人的陈三主发现自己的工友买了一台收音机,这个新奇物件让他羡慕不已。但是,考虑到自己家中7口人的生活花销,陈三主便将买收音机的想法藏在心底,默默地攒着钱,期待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年,纠结了许久之后,陈三主终于狠下心来,花了10多块钱购买了一台熊猫牌的收音机。稍作调试之后,一道美妙的声音从这个“神奇”的小盒子中传了出来,从此,陈三主一家便与世界接上了“线”。因为通过收音机了解了很多党的相关政策以及时事信息,年正值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面临机遇和挑战,胆大心细地陈三主从该县某乡镇企业承包了一辆车搞起了运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陈三主在运输行业干的风生水起,当年就获得了多元的净收入,在那个月平均工资仅有60元的年代,陈三主一家成为了村里人人艳羡的对象。重视孩子的教育,也是陈三主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据陈三主介绍,他自己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却在那个年代咬牙供出四个孩子上完高中,如今到了孙子辈,家里已经出了好几个大学生了。说起这个话题,陈三主自信地说,“虽然我没什么文化,只读到小学毕业,但是收音机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多学点东西,毕竟知识改变命运嘛。”最近几年,陈三主的几个孩子都在县、市里买了房,从农村走向了城市。虽然他和老伴还住在村里的琉璃瓦房里,但是陈三主却说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如今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孩子开车回来看望十分方便。有了智能手机后,用视频通话就能看到孙子。看病有医保,蔬菜自己种,肉禽自己养,用水有自来水,用电有低价电,垃圾集中处理,厕所改造成化粪池。村里还建了路灯和小广场,每家每户门前都种上了树,感觉我们村和城市都没什么区别,甚至环境比城市还更好,现在没事就和附近的一些老兄弟唠唠嗑,别提有多惬意了。”提起修路和通信的问题,七龙山村村支书胡安舒讲了两个小故事。要想富先修路80年代前,村里只有一条泥巴路,外出卖粮食只能用肩挑。碰到下雨天气,泥泞的道路连脚都抬不起来,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四脚朝天。年,村里终于修了第一条石子路,村民外出也骑上了自行车。不过时间一长坑坑洼洼的道路还是让村民头疼不已。年,“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让该村有了第一条水泥路。虽然只有一段不到米的距离,但是却成了七龙山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渠道。年,该村实现了“湾湾通”,不同湾组之间的往来也变得十分方便。年12月份,“户户通”更是让整个村子都用水泥路连接了起来,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出门的难题了。如今道路修好了,村里积极争取当地成功人士回村投资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已完成万元的投资,建设了一座集花卉观光、水产养殖、林果种植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通信改变生活年,村里刚通电话的时候,只有村内小卖部有一部电话。如今,该村几乎人手一支智能机,网络信号进行了全方位的覆盖。有什么事情不用挨个通知,直接发在村民群内。买卖东西都用上了手机支付,农产品走上了网销渠道,“智慧乡村”的建设更是让外出务工的游子通过智能终端就可以看到父母。对于网络通信的变化,该村的返乡大学生余云感触颇深。年出生的余云是一名标准的90后,喜欢玩手机、刷微博和网络购物。大学毕业后,余云乘着假期回到了农村老家,准备休息一段时间继续学习深造。本以为没了网络会处处不方便,结果发现村内家家都装上了无线网,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到处蹭网了。物流快递也可以送到家门口,在农村一样可以放肆地“买买买”。如今,余云成了该村“青年之家”的一名实习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余云充满了信心,“感觉现在城乡的差异越来越小了,像我们这种年轻人也更愿意留在农村,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育的提升、村道的改观、通信的完善、民众生活理念的转变......七龙山村的优化变迁正是中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伴随着祖国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幸福感也越来越强,相信在新时代,我们农村的生活一定会更上一层楼。”采访临末,村民代表喊出了全村人的心声。—,投稿邮箱:yxx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59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