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陈太,“四十八蹬”。陈青元摄
年8月,鄂州建市肇始,梁子湖区就成为鄂州市4个派驻区之一,区公所设在太和镇。
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梁子湖派驻区,成立梁子湖县级行政区,区政府驻为太和镇。
40年斗转星移,40年沧海桑田,40年日新月异,太和镇一直作为梁子湖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而存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因为各种历史和现实条件掣肘,太和县城功能极不完善。
2月28日,鄂州市梁子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太和镇党委书记张学龙接受记者专访时称,“天翻地覆慨而慷”,将全力打造花园式“太和新县城”。
计划到年,力争将太和新县城,打造成“城中青翠绕绿水,诗意田园栖碧波”的美丽江南田园县城。
“底子”敦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梁子湖区志》和《武昌县志》记载,太和镇因其地原名太和岭得名。民国24年(年),始设太和镇,先后隶属大冶、金牛等地管辖。年,太和镇始属梁子湖区。
依山傍水,襟江带湖的太和镇,地处长江南岸,位居全国八大淡水湖梁子湖西岸,是生态名镇、鱼米之乡。
张学龙介绍,太和镇东部是丘陵,西部属滨湖平原,境内有马山、龙山、青峰山、武昌山、马鞍山。
太和西临梁子湖,拥有马龙口、狮子口水库。金牛港自东南流入梁子湖,幸福河纵穿东西。
良田沃野,阡陌交通。应文摄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独特地理塑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上溯新石器至商周时期,太和镇金盆垴、三墩子、大城垴等地就有先民生产、生活的痕迹。
境内胜迹如云,古今闻名,有梅车祠遗址、胡进后角古宅、青峰寺、紫檀庙、长兴寺、关圣祠、武昌山道观、宝峰寺苏维埃红色政权遗址、马鞍山抗日战场遗址等。
此外,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游历太和第一高峰——清峰古刹时,御书“清峰古刹”牌匾赐赠。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太和历代名贤辈出,跟戚继光同时代太和镇抗倭名将熊桴,屡败倭寇,累建军功;光绪年间,太和镇朱姓兄弟“同胞三进士”,传为美谈……
张学龙说,太和镇交通区位明显,东至大冶市茗山山麓李铁塆,西与涂家垴镇毗邻,北与沼山镇交界,南与大冶市金牛镇接壤。
四地通衢的太和镇西距华中第一大城市武汉75千米,北距亚洲第一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60千米,东距大冶市40千米,南距咸宁市40千米,铁(山)贺(胜桥)公路从北至南穿过12个村。
“里子”辉煌:非金属矿,全国第三
张学龙说,梁子湖是传统的农业区,太和是典型的农业镇,辖区农民主要从事水产、水稻、胡柚、柑橘、油茶等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品牌主要有红尾鱼、蕨菜、豆制千张等。
农业时代的太和镇,标志性产品是千张。
“太和千张”产于太和镇武昌山附近的谢埠村,村民取村边甘美泉水制成“千张”皮子,薄如蝉翼,色白如雪,味道极佳,明清时为朝廷贡品,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太和特色,谢埠千张。杜华举摄
农业乡镇太和的发迹,要数上个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期,地质部门勘测,位于幕埠山余脉的太和镇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非金属矿山资源,矿山开发难度不高。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资本、劳动力纷纷涌进农业乡镇太和,开采矿山,出售原材料。
据勘测,太和镇蕴藏的矿产储量含沸石2亿吨,膨润土1.3亿吨,珍珠岩1.2亿吨,黏土和富碱玻璃矿各万吨。
相关数据显示,梁子湖区太和镇至沼山镇沿线,非金属矿的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三。
截至年,太和镇有第二化工厂、膨润土厂、珍珠岩厂、液压油管厂等10多家非金属矿加工企业。
年前后,乡镇企业进行了机构改革,企业改制,大量民营资本涌入太和镇,全镇累计成立了20余家非金属企业。
到了年6月,梁子湖区全面退出一般工业。
太和集镇,农业乡镇。王梦嘉摄
彼时,太和镇至沼山镇沿线共有70余家非金属矿山企业,非金属矿山开采业,成为太和镇不可或缺的支柱性产业。
然而,好景不长。环保利剑下,太和镇沿线70余家非金属矿山企业,纷纷折戟沉沙,年,最后一家矿山企业封井、关停。太和镇的财政收入亦从梁子湖区第一名,跌至倒数第一。
“大量非金属矿山的开采,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大量企业吸纳了大量采矿就业人口。”张学龙说,太和镇10个山区村及其周边涂家垴镇、沼山镇的居民,纷纷搬迁至太和集镇生活,也推动了整个梁子湖区城镇化进程。
“面子”尴尬:没有酒店,没有公交
据悉,年前后,大量非金属矿山的产业工人和剩余劳动力进城,让太和集镇变得异常拥堵。
从年开始,太和镇鼓励农民造城。年,全镇农民造城面积达1.5万平方米。年,全镇四成农民居住地转移至城镇,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剧。
服装车间,生产繁忙。田悦摄
“十三五”期间,太和集镇人口持续净流入,居住人口从年的1.5万人,增至年2.3万人,净增0.8万人。
2.3万的居住人口,其中太和居委会0.7万人,新城村1.1万人,柯畈村0.3万人,金坜村和谢培村各0.2万人。“七普”数据显示,太和全镇户籍人口5.7万人。
“农民开展的轰轰烈烈造城运动,虽然短期解决居民居住问题,但因建房没有规划,导致集镇建筑密度过高,老街区楼挨楼,公共活动空间狭小,都是小巷子,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存在巨大隐患。”张学龙说。
张学龙尴尬地说,太和集镇早期的规划引领功能不够,档次不高,房屋建设乱七八糟,省道横穿集镇,居民区、商业区、办公区混杂;没有一个公园,甚至连一个口袋公园都没有;没有公交车,没有停车场,没有客运站……
配套设施,学校建设。王梦嘉摄
而且,太和中心城区教育布局亟待优化,仅有1所高中、1所中学、1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功能室配备不齐;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年轻教师引不进、留不住。
另外,文化建设整体滞后,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缺乏。
“除城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之外,城市其他功能也不够完善,仅从衣、食、住、行等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