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改编纪念馆内历史场景再现。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张铮摄
漫长岁月里,三湾只是罗霄山脉腹地一个不起眼的山坳,直到那支队伍在此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
从此,这个群山环抱的山村,在历史的磅礴万山中奇峰突起——它见证了人民军队革故鼎新、浴火重生,也为后来者提供了珍贵启示。
6月4日,阵雨刚过的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水汽氤氲,蝉鸣四起。红军小道向深山蜿蜒而去,历史的风烟从密林深处扑面而来。
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余部,从山的那头跌跌撞撞走来。敌人围追堵截,部队奔波跋涉到达三湾时,原来多人马只剩下不足千人,失败情绪弥漫,甚至一些人不辞而别。
乌云翻滚,犹如茫茫波涛。年仅6岁的中国共产党和刚刚诞生的人民军队,走到了悬崖边上。
危难之际、关键之时,毛泽东力挽狂澜。
枫树坪游人如织,身穿红军服的游客在枫树下整齐列队参观革命遗址。当年,毛泽东就在树下,向士气低落的队伍宣布:部队缩编为一个团,团、营建立党委,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党代表……
三湾改编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就此奠基。这支有了魂的人民军队一路南征北战,“风卷红旗过大关”,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历史,从来不只是过去,更指向未来。
从小听着三湾改编故事长大的永新县公安局副局长唐灵龙,每年都要来三湾看看,“三湾是红色宝库,每次来都有感悟和启示”。
“实践证明,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公安队伍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公安姓党这一根本政治属性。”唐灵龙说,三湾改编的经验还有坚定信念、解放思想、执纪如铁、亲民爱民等,“十六字总要求”和这一宝贵经验一脉相承。
近年来,永新公安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责任担当,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尊民意、听民声、解民忧、护民利、赢民心,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锻造红土地上的公安铁军。
“我们立足革命老区‘红’的优势和特色,坚持政治统领,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忠诚警魂;狠抓队伍教育整顿,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整治顽瘴痼疾,确保队伍风清气正。”永新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宁彬山说。
从三湾改编纪念馆出来,不远处,见证历史的枫树依旧挺拔粗壮,华盖如云。
群山之中,三湾像一个时间老人,目送改编后的人民军队开拔上井冈山,也见证了公安铁军忠诚铸魂守护民安。
一个山村,辉映历史;
一种精神,照耀未来。
人民公安报社江西融媒体采访组
(执笔: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谢俊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