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假日供需两旺新县全域旅游魅力绽放

北京荨麻疹医院医师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3760.html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鑫通讯员程一桐吴海亮

年国庆黄金周,新县气温适中、气候适宜,游客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供需两旺,游客人数和综合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全县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无重大旅游投诉事件,无安全事故发生,顺利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五统一的预期目标。

假日七天,新县共接待游客.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8%、63.3%。其中,自驾游成为假日旅游主要出行方式,全县共进入外来车辆19.6万辆,接待自驾游客91.7万人次,占游客总量的76.9%。河南、湖北、北京、安徽、江苏是前五位主要客源市场,游客占比达73.5%。

多线飘红文旅融合亮点纷呈

受总书记考察调研和全球文旅创作大会之“红色旅游抖起来”宣传月影响,“红色传承”“星火燎原”“浴血抗战”“千里跃进”“红旗不倒”等红色主题备受欢迎,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许世友将军故里等红色景区和红色线路宾客如云,箭厂河、泗店等革命旧址群游人如织,大别山露营公园、绿康源红色研学如火如荼,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客纷纷携家人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全县红色游人数达46.8万人次。

新县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让“九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品牌叫响全国,假日期间,新县中远程自驾游、长线游客明显增多,京、皖、苏、浙、沪等外省车牌量大幅增长,游客分布呈多点多线、全面爆发的格局。假日七天,县内各大停车场车辆爆满,景区内外人流涌动,无景点旅游蔚然成风,除重点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外,各旅游廊道、登山步道、乡野田园、休憩驿站、公园广场、水库湿地等非景点区域客流大增。全县客流量和综合收入同比增长都在60%以上,“有区无界、有门无票、有景无点”的全域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假日期间,新县乡村旅游势头强劲,以“观农景、赏农俗、干农活、品农味”为内容的“乡村休闲游”占据“超级假日”的半壁江山,“九镇十八湾”乡村景点车水马龙,各停车点位均达到最大承载量。田铺大塆创客小镇、西河湾等乡村景点平均每天接待游客均超过2万人次,以老家寒舍、木槿山岗为代表的乡村民宿群成为全国网红打卡地,带动全县民宿经济大爆发。七天来,全县多处农家乐座无虚席、94处精品民宿入住率均达%,全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69.1万人次,占游客总量的57.9%。

新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精心“备货”,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展览活动吸引观众游客,“五馆”每天进场超过3.6万人次。县文化馆创新开展的“红城文艺轻骑兵进景区”巡演活动,先后走进20个景区景点,国庆主题歌舞精彩不断,地灯戏、皮影戏、花鼓戏等非遗展演好戏连台,成为假日游客尽享的文化大餐。西河湾、丁李湾等9处乡村景点开展以“农民丰收节”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既有丰富的文艺表演,又结合本地特色举办农特产品展销,成为假日旅游一大亮点,极大丰富了游客的参与体验。

旅游消费增长明显,“后备箱经济”持续升温。全县宾馆、酒店、农家乐、乡村民宿全部爆满,人均消费首次突破元。田铺大塆的刺绣鞋垫、不秋草竹编、80后记忆一度卖至脱销;铁皮石斛、山茶油、葛根粉、杭白菊、野柿子、猕猴桃等本地特产备受热捧;住农家旅馆、吃农家饭菜、购农副产品成为假日旅游新体验。假日七天,全县农副产品、旅游商品销售额达2.26亿元,农家乐、民宿营业额逾4亿元,2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从中受益,人均增收多元,假日经济飞速增长,有效巩固了全县脱贫成果,加速了乡村振兴步伐。

多项措施力保旅游安全顺畅

加强执法监管。根据节前市场数据,提前预判假日盛况,制定多部门参与的假日安全应急预案。发挥“1+3+2”综合执法职能,统筹相关部门执法人员90人次,深入全县各娱乐场所、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开展多轮联合执法和督导巡查;组织全县文化旅游经营单位负责人、安保人员集中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组建专班负责投诉电话接听、投诉处理及线索收集,加强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信息沟通,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7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