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天气微凉,傍晚时分的上富,灯火辉映。街边桥头上,三三两两的人群,或聚在一起,操着方言聊家长里短,或相约同行,沿着河畔悠闲散步,一派祥和静好的景象。
在距离奉新县城西部40公里处,潦河水缓缓流淌,上富这座充满着魅力的小镇便依水而生,坐落两畔。寺棠线(G)和奉带线(S)跨境而过,是通往百丈山、九仙温泉、八仙飞瀑潭等重点旅游景点的必经之路,上富也凭借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全县山区商贸、交通、文化的中心乡镇以及周边四县十乡镇的物资、信息、人员交会中心。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3.2万,区域辐射人口10余万,镇域面积.5平方公里,集镇内店铺林立,四方商贾云集。早在西晋泰始二年,先辈就在此开基立业,素有“上有万重山,下有米粮川”之誉,俗称“小南京”,雅称“上游富溪”。
近年来,上富镇紧紧围绕建设“秀美新上富幸福小南京”的总目标,着力打造“交通要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谐名镇”,积极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镇经济社会事业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步伐,取得崭新的成效。
突出党建引领描绘基层“红图”
近年,上富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凝聚红色力量,夯实基层党组织根基,将党的建设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用真抓实干绘就出了一张亮眼的党建“红图”。
“自从镇里建了文化广场,现在每天晚上外面都是热热闹闹的,饭后可以来这散散步、看看表演、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充实了。”上富镇依托党建文化广场,打造群众文化大舞台,依托富溪广场,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打造特色本土文化品牌,通过定期轮流举办主题“村晚”的形式,让群众参与其中,近距离感受上富镇独特的党建文化魅力,让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也让独有的乡村特色文化风貌得到充分展示。如今,美丽的富溪广场已然成为全镇人民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也成为上富又一张亮丽的乡土文化名片。
“以前老百姓来村里办件事要来来回回跑,很不方便,现在可好了,村里的硬件软件设施都很齐全,村民不管什么时候到村里来,都能找到人、办好事。”去年以来,上富镇着力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升级打造党组织阵地。通过改场所,扩场地,有效整合镇村资源,升级改造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和党代表工作室,实现党组织阵地提质扩能增效,高标准打造了14个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体。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主题党日+”“党员积分争星”等活动,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三务公开”,加强“两学一做”、党员学习议事等学习教育,创新打造“党建+幸福食堂”“党建+扶贫”等特色党建品牌,积极探索书记、主任“一肩挑”后的村干部管理模式,将镇干部绩效考核试点成果向村级延伸,党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组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城乡建设焕发集镇“新颜”
恰逢枝繁叶茂时节,上富镇环城路两侧的绿植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柏油路面平坦而整洁,环抱集镇蜿蜒向前,经过农田和菜地、穿过潦河与桥梁,展现着它的全新面貌。随着环绕集镇东、西、南、北四个路段升级改造工程的陆续竣工,上富镇环城路全面贯通,形成了与过境路、省道东西贯通,与昌铜高速、国道南北相连,环绕上富集镇城区、四面畅通的交通体系,如今不仅成为了上富镇一道美丽的交通风景线,也成为上富镇不断加强城乡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上富镇抢抓城乡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机遇,在“四化”工程上下功夫。对进村入组道路进行道路“硬化”升级改造,新修排水渠,新建、拓宽水泥路,对集镇主干道路进行提质,实施“白改黑”工程,统一铺设二级沥青路面。同时实施“绿化”“亮化”改造,在道路沿线规划绿化带、栽植行道树,在4个城标处建设绿色景观带和小型花园,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先后完成胜利路、金湖路等主要线路的太阳能路灯改电改造。“以前路不好,出趟门很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马路宽敞了,视野开阔了,风景更多了,家乡越来越美了。”在上富生活的村民们纷纷感慨。
整治人居环境是改善城乡面貌、提升集镇“颜值”的重要一环。上富镇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整体目标,全力做好集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后完成了8个行政村、16个点的“七改三网”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了坪下组、胡家边组等多个宅改工作示范点。全力推进秀美乡村建设,有序做好房屋墙面粉刷、房屋平改坡、改水改厕、拆除违建物、拆“三房”等重点工作。建立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通过引进环保公司,负责全镇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工作,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以村为单位划段包干,将公路沿线和村组主干道环保任务分解到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时定量做好保洁工作,有效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目前,上富镇共选聘公益性岗位人员75名,在为农户提供工作岗位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推动产业项目壮大发展“引擎”
近年来,上富镇立足本地实际,结合特色资源,充分发挥传统资源优势,以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功培育了以猕猴桃、草莓、火龙果等为主的种植采摘基地,形成了牛蛙、蜜蜂、家禽等养殖基地,积极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引导贫困户发展养蜂、蔬菜水果、苗木等特色种养产业。
此外,上富镇紧紧围绕工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目标,全面加强招商引资,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牢牢把握工业经济扩量提质。绿色工业、安全生产、企业技术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等工作亮点纷呈,强有力地支撑起了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重点利用瓷土矿石加工、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资源禀赋,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符合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草根企业”。作为“江西老字号”的江西达英食品有限公司便是从“草根”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本土企业,其生产的“达英”牌辣椒酱系列产品成为宜春市最具特色的辣椒酱调味品企业之一。与此同时,上富镇还按照“一个建设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抓到底包保”的工作机制,先后开展示范幼儿园、大华天燃气管线、富溪广场、新农贸大市场、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敬老院、污水处理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并陆续完工和投入使用,县“”重医院上富分院建设项目正在建设当中,预计今年完成主体建筑,此外,全力推动工业园区项目、知青民宿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产业与项目共抓,不断壮大经济转型提升、产业集聚发展的“双引擎”。
“上游富溪,上乘富饶”。驻足潦河水畔,回首过去,如今的上富镇早已将过往发展的每一步深深地镌刻在了这片富庶的土地上。远望将来,属于上富的一幅崭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来源:江西日报
图文:李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