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绿了脑瓜活了口袋满了阳新乡村旅游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田城通讯员饶正茂、胡盼)“一年毛收入万元左右,辛苦是辛苦点,生意总算是守出来了!”10月25日,在阳新县王英镇仙岛湖风景区经营一家餐饮企业的老板王鸿运说。

当天上午,他接待了一大车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客,又当主厨又负责接待,忙得脚不沾地,“疫情之后,游客市场出现反弹,出来旅游的人数一直在增加。”王鸿运笑道。

王鸿运是河南南阳人,早年“因为爱情”来到王英镇,爱人就是镇里高山村人。5年,他与爱人在仙岛湖景区码头盘下一间门面做餐饮生意。

彼时景区发展起步不久,生意惨淡。“我最记得,5年有一个月餐馆收入只有元。”在码头,他做了10年餐饮,前7年难以维持开支,后3年才苦尽甘来。

积累了一点资本后,他在高山村开了一家农家乐,6年时间里,农家乐迎来了大发展,他又滚动投资了几百万元,农家乐越开越有名。

16年来,中央、湖北省、黄石市各项惠民政策逐步实施,阳新县多策并举,全面实施“绿满富川”计划,大力改造全县荒山,仙岛湖景区昔日的荒山荒岛披上了绿装,为乡村旅游夯实了绿色基础;王英水库被划为饮用水源保护地,城区30万居民喝上来自景区的清澈饮用水,这里的生态保护力度更上层楼;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政策大力实施,让王英镇29个行政村甩掉了贫困帽,吃上了全域旅游的发展红利……

以“天空之城”景区为例,全镇所有村扶贫资金均有入股分红,带动了全镇发展。

“这16年,仙岛湖风景区发展很快,已经成为阳新县一张名片,成为了阳新的重要会客厅。”阳新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贤广介绍,5年,仙岛湖接待游客量是12万人,年至今,游客量已经达到万人,增长10倍之多。

王鸿运是高山村做餐饮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几年乡村游形势越来越好,村民们看到了旅游带来的真金白银,也纷纷效仿。

过去一年来,村里突然冒出了6个带餐饮的民宿,外出的打工村民也纷纷回乡,动起了做旅游配套的脑筋。

高山村“两委”因势而动,带领村民发展了多亩水果,采摘经济红火了,酿酒产业成熟了,光水果一项,就给村里带来上百万元收入。

高山村新貌。记者田城/摄

高山村在动,隔壁车前村也不甘人后。

“游客多了,我们村也发展了几百亩水果。成熟季,每天平均40人的游客来采摘!”村支书邹生辉很兴奋,王英镇正在规划游客换乘中心,如果落户村里,村里的经济将直接起飞。

一个仙岛湖,成了阳新县乡村旅游的“风暴眼”,正激励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入该县旅游市场。

仙溪画廊、百洞峡、滴水崖、地心大峡谷……一批既接地气、又接市场的风景区不断涌现,带动了阳新旅游这一富民经济全面发展。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阳新县接待旅游者人数逐年增加,旅游收入大幅提高,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该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三五”期间,阳新县累计接待旅游者.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14亿元,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全县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39亿元。

旅游业在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农旅融合、产业扶贫、带动就业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旅游业的综合消费功能不断释放,并在假日经济中得到充分体现。

近年来,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和EPC等方式,共引入资金20余亿元,新开发天空之城、地心大峡谷、金竹尖生态旅游区、排市瀑布漂流等一批旅游区。

南市村、车前村、泉丰村、港下村、姜福村、汪家垅村等一批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村冒出头来,全县带动旅游直接就业1.2余万人,带动间接就业6万人。

此外,阳新布贴、仙岛湖银鱼、太子豆腐、阳新湖蒿、富川牌山茶油、玉堍油面、金竹茶叶、新冠食品、沙地折子粉等具有阳新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出40余种,带动了一大批从业者增收致富。

景区带乡村,乡村带群众,阳新县全域旅游的红利,正快速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3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