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信阳9月24日消息(记者彭华通讯员聂建武陈镇)九月金秋,秋风渐起。新县千斤乡杨高山村千年古银杏树染上一丝丝微黄,“银杏小镇”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旅游热潮。
谁曾想到,前些年的杨高山村隐藏在大山深处无人知晓,绿色资源处于沉睡状态。现如今,村内主干道都通上了水泥路,合作社、养殖基地如雨后般的竹笋兴办起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明显改善。
一年以来,村党支部始终将践行“两个更好”放在首位,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如是说,更如是做。村内凭借得天独厚的银杏资源,建成规模化银杏林,协调银杏树和月季、紫荆花等植物共生,打造“多彩银杏”。普查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层层压实、责任到人。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给小村落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群众真真切切地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资源优势已经充分挖掘,打造全域旅游势在必行。紧扣“九镇十八湾.银杏小镇”发展定位,高标准编制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融合景点。吸引外来资本,成立文化公司,打造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完善产业链条;“全国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大别山新县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活动,不断塑造“银杏小镇”全新名片。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才是重中之重。党支部书记杨传礼抓住机遇,发挥带头作用,开发“高山香稻”品牌,做大做实农产品。党员杨裕军流转土地,建设养殖基地,吸纳群众就近就业。党员黄浩投资环保工厂,种植香菇基地,解决村内大龄劳动力。杨高山村民高兴地说道“现在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