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脱贫新法宝老区人用上高

白癜风专家坐诊 http://ask.bdfyy999.com/
05:24江西永新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就发生在这里。这里也是罗霄山连片特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而今年,永新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宣布摘掉贫困的帽子。那么,永新成功脱贫的法宝是什么呢?初冬,赣西的稻田又进入轮作油菜时节。龙田乡山木子农产品合作社的贺晓忠忙完日常工作,正好有空去给油菜地施肥。江西永新龙田乡山木子合作社负责人贺晓忠:规划田地,飞行规划,飞行规划我们用得比较少,我一般都是用遥控器跑一圈。规划飞行线路,添加肥料,几十亩油菜地,十几分钟时间,水溶性肥料就在无人机旋翼搅动的气流中均匀地撒入田间。贺晓忠是龙田本地人,90年代初,中学刚毕业就外出打工,一直在服装加工企业工作。每次回乡过年,贺晓忠都会带些土特产送人,这些来自大山里的绿色食品很受欢迎,城市里却难得一见。然而受制于落后的生产方式,这些产品一直无法产业化、规模化。年,国家提出精准扶贫计划,各地都推出许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贺晓忠看准了这个机会,回老家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两千多亩土地,投身农业开发。贺晓忠:想改变老百姓种田的现状,这个事我确实有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贺晓忠听说有人用无人机给田地施肥,刚好那会他也人手紧张,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也请无人机帮着去给一百多亩田施肥。贺晓忠:不到一个小时就给我做完了,当时吓我一大跳,我说这个东西怎么这么快,我最好的田,人工最好喷的,一个人正常最多是做五亩田,当时就触动了我,我就想去买无人机了。一架无人机,工作效率就提高了数十倍。贺晓忠决定自己也要买无人机,可是这个想法首先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贺晓忠:我父母说你以为不要钱呢,磕磕碰碰,就像小汽车样,一碰就几千块、几百块,总是觉得划不来。加上一架无人机八万多的价格,贺晓忠也犹豫了。科技部正在他们村里挂职的第一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登门,不但告诉他买无人机可以享受国家百分之五十补贴的政策,还帮他联系厂家的技术培训人员,让他彻底打消了顾虑。贺晓忠:今年我又购置了两台。记者:现在你有几台无人机了?贺晓忠:有四台。贺晓忠不仅敢买敢用现代农业机械,还大胆地改进提升。这台产自北方的旋耕机功能单一,对南方的水田也经常水土不服,贺晓忠就自己琢磨进行改造。几经挫折,最后在科技扶贫团专家的帮助下获得成功,能一次性完成耕地、开沟、播种,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贺晓忠:比如说我一个开沟的,我就做了八次,第一次做出来,下田就断了,后来是省农机研究所的一个副所长,他就给我一个提议,就是正常土面上打碎的地方打十公分,在开沟的地方增加刀片长度,就减轻了它的负荷,达到了这个效果。高科技的农业机械让贺晓忠如虎添翼,他的山木子合作社三年多时间,建设起千亩白莲基地,混养小龙虾和甲鱼,还有一千多亩稻田轮作有机水稻和油菜,一千多亩荒山种植高产油茶,年产值接近八百万元。合作社吸引了户贫困户入股,安置了多名贫困人口就业。这两天,科技部驻村的第一书记又给他带来了好消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又设立专项,支持革命老区的特色水产养殖。科技部驻永新县龙田乡荣天村第一书记张硕:有个以山木子基地作为主体申报的项目已经获得批准,下一步就是通过资金、技术、研发团队来落到他这里。像贺晓忠这样的农业大户,龙田乡已经有了七八家,不仅带活了当地产业,更吸引了大批在外打工的青年回乡就业。龙田乡的变化仅仅是永新这个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四十年战贫困、谋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四十年,永新脱贫的探索从未停歇,近五年来,永新更是从科技发力,以产业布局,打起了脱贫攻坚战,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人才,推进科技下乡、科技助农,同时制定了“高山植楠、缓坡栽柚、田间种菜、河滩育桑”的产业布局,产业种植面积达25.6万亩,带动1.1万余户贫困户增产增收。江西省永新县委书记肖兵:“十二五”期间,我们有贫困户4.5万户,10.3万人,贫困发生率达27%。面对这么庞大的贫困群体,我们发挥科技扶贫作用,让老百姓在产业发展中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脱贫之后,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1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