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选老牌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71020/5777853.html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胡巨成通讯员聂建武陈海三月的红城新县,春风送暖,花开遍地。新县新集镇代咀村内散出的一缕清香,为春日乡村增添不少人气!“这里的兰花开的确实很漂亮,淡淡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来到新县代咀村新县兰文化产业园游玩的张清清兴奋不已。乡村旅游添门路,乡村致富有奔头。年,退伍军人王利在政策扶持下,累计投资万元,在新集镇代咀居委会流转土地余亩,创办了新县兰文化产业园。“平时我在园里从事种养兰花的工作,空闲时间我就打理自家的兰花院,收入可不少哩!”农户李军手拿剪刀正在给兰花根茎分枝,说话间也没停下手上的活。拓展产业链条,实现富民增收。在发展兰花种植产业的同时,王利注册了新县鸿升惠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送技术、包服务、包销售的模式,壮大了集体经济,也为周边农户带来了看得见的“兰花经济”。截至目前,通过入股的形式,已经有户农户与合作社签订了合同,实现农户增收万元。“在多彩田园创业工程的辐射下,我的兰文化产业园现在成为了集兰花优培、旅游观光、特色农业、民宿、乡村旅游、帮扶就业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新县兰文化产业园负责人王利自豪地说。返乡创业哺家乡的王利,并不是新县“香”村振兴路上的特例,新县裕德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德武同样也是“香”村振兴路上的奋斗人之一。年,陈德武从外返乡创业,成立了裕德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流转、托管油茶园1万余亩,共有社员余户,合作社与社员签订订单,每年收购山茶籽余万斤,生产加工山茶油1万余斤,实现助农增收余万元。在茶油“香”村产业链上,合作社为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近年来,新县牢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推出“”回归工程、“红城英才”计划、“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等项目,吸引有志人士返回家乡,或借乡土资源,或凭一技之长,积极投身老区乡村振兴的建设洪流中,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我们将会继续推出更多的优惠政策,拿出合适的引进项目,让老区人民的振兴梦想,闪耀在老区振兴发展的道路上!”谈及未来,新县县长李晓亮语轻意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