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是共和国开国上将许世友的故里。这里是将军出生之地,也是将军埋骨之所。许将军的戎马一生立下过赫赫战功,其特殊的个性、“忠国孝母”的情怀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深受世人敬仰。他是我国倡导火化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特许土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实现“死后孝母”的愿望,将军生前专门托儿子为他买了一口棺材,但他去世后并没有被用上,这口棺材至今还在将军故居里摆放着。(贺德敬文图)许世友将军故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吞字大门,条石门框,大门上方悬挂着由王光英题写的“许世友将军故居”匾额。许将军是个大孝子。他少年离家,曾经去少林寺学习过武术,之后参加了革命,历经风雨几十年,尽管在战争时期,他曾两次冒着危险在部队路过家乡的时候,回家探望自己的母亲,但常常为自己不能守在母亲身边,侍奉老人家而非常愧疚。建国之后,许世友在一次回家探亲时,远远地看见弯腰驼背的老母亲还在砍柴,顿时泪水就刷刷地流了下来。这次见到母亲之后,许世友跪在母亲面前,久久不愿起来,后来多位乡亲劝说许世友才起身。从这次之后,他便下定决心,死后一定要葬在母亲身边。图为满脸慈祥的许世友母亲照片。为此,将军生前多次提出死后回老家土葬,埋在父母坟墓旁边,以实现其“生前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的夙愿。因为自己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行孝,年,许将军特意让时任北海舰队舰艇长的长子许光,从海军部队返回家乡人武部任职,替父行孝,照顾奶奶。年10月22日,许世友给在新县人武部工作的大儿子许光寄来50元钱,并在信中出人意料地嘱咐儿子替他买一口棺材。将军在信中写道:“许光:邮去现金伍拾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作准备。许世友10月22日”接到父亲的信后,许光便用这50元钱托人特意用“松、杉、泡、柳、柏”五种树木的树芯,做成了这口棺材,意味着“五子同心”。惊人巧合的是,许将军给儿子写信的日期是年10月22日,六年之后的同年同月同日(年10月22日),将军与世长辞。这口棺材却并未用上。许将军年3医院体检患有肝癌,10月22日16时57医院逝世,享年80岁。将军去世后,被中央特批土葬,依照遗嘱葬在了他的家乡。安葬许将军的棺木是他的好友尤太忠将军亲自为他挑选的一口楠木棺材,重达千斤。为了不扰民,同时也不影响火葬制度的进行,组织深夜派出一支工程队,为许世友开建了一块墓地,就在他母亲墓的旁边。在许世友将军墓葬旁边,就是他的父母合葬的墓茔。许将军永远长眠在这里,陪伴在父母身边,他生前“死后孝敬父母”的遗愿终于实现了。从此,青溪绕田,苍公翠柏之间的小村庄,又多了一道特殊的风景。许世友将军之墓,位于半山腰处,背靠着两座山相接的鞍部,正前远方是五虎山,近处是开阔的田野和一方波光粼粼的水塘。将军生前赫赫战功和“忠国孝母”的情怀深受世人敬仰,前来拜谒的人络绎不绝。将军生前爱喝茅台所以他的墓边上全部都是茅台酒瓶,都是大家自己带过去一瓶一瓶堆起来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