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一生痴绝处,无梦入徽州。”这是我国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对古徽州至上的赞美,流传至今,也成为了大家对于古徽州向往之情的最佳注解。“徽州文化”作为我国三大国学地方学科之一,深深影响着徽州地区,乃至整个江南地区,如果你去过江南古镇,应该都会多少发现徽州文化的影子,尤其是那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更是成为了江南情怀的最佳诠释。
最近当我来到位于河南新县的“丁李湾”,才发现徽州文化的影响范围原来不仅仅只在徽州地区和江南地区,甚至还包括了河南省临近安徽的豫南地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众古村“丁李湾”应该就是最好的例证,当我们驱车从新县县城赶来八里畈镇的“丁李湾”时,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会以为自己突然穿越到氤氲的“江南”了。
“丁李湾”始建于元末明初,以清代乾隆年间最盛,现有人口仅余人,损毁情况严重,塘边的县令门楼及内墙坍塌,后来镇里和村里筹款修补,才没有塌完。除了门楼、宅院大量坍塌外,在村东泼河水库蓄水时,“丁李湾”最具徽派气质的李氏祠堂也完全被水淹没。
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丁李湾”居民嫌村里的房屋过于老旧,开始进行大量拆旧楼、加盖新楼,一度使得“丁李湾”的历史建筑几近销声匿迹,后来政府为了抢救这一豫南地区少见的“类徽派建筑”古村落,开始进行大量的保护工作,将“丁李湾”确定为“河南民俗民居村”,才使得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得以保存延续。
一走进“丁李湾”,眼前的场景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历经年岁沧桑的古典建筑,古村前的半月形水潭,波光粼粼中倒映着古村景象,一切仿佛都在展示着现实版的“世外桃源”画面,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谁曾想到,豫南的山区里,竟还藏有如此原汁原味的尚未被大量游客踏足的名副其实的“古村落”?
严格说来,“丁李湾”的建筑风格在原始“徽派建筑”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大量豫南地区的建筑特征,所以被专家称之为“类徽派建筑”。典型的“丁李湾”旧楼,大门上面会专门设有“瞭望口”,这是因为当初“丁李湾”山匪活跃,为了防止匪患而设置的,极具特色。可惜,随着时代变迁,豫南地区像“丁李湾”这种“类徽派建筑”古村落已经大量减少,甚至快要接近绝迹的地步。
如今河南新县“丁李湾”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免费对外开放,但由于名气不够大,游客对于豫南地区的“类徽派建筑”古村落的了解也不够多,再加上交通不便等因素,以至于这个小众景点并未被过度商业开发,游客不多,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它浓浓的生活气息,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活着”的古村景点。
如果你去过国内其他的许多知名古村景点参观游览,就会发现,大多经过商业开发之后的古村,会变成专门为游客准备的“古村模型”,生活在村里的原始居民都被迁移到外面的安置点,村里只剩下各种商业体和经营生意的老板,那样的“古村”徒有其表,早就失去了从前的味道,而“丁李湾”则不一样。
你在“丁李湾”,会随处看见祖祖辈辈生活在村里的原始村民,他们依然在这里安静地生活着,怡然自得,他们聊天、喝茶、打牌、嬉闹,即便游客从他们眼前经过,他们也只是漫不经心地抬头看一眼,然后又会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里,这是因为他们都真真实实地生活在这里,他们并非是游客的陈设品。
夏天则是来“丁李湾”参观游览的最佳时段之一,村前的池塘里开满清新淡雅的荷花,与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相得益彰,当地的年轻人走过荷塘里的小路,画面就如同记忆里的老家一般美好恬淡。如果“江南”是每个人心目中的一场美梦,那么“丁李湾”一定是属于豫南地区的那个梦里“江南”,你所收获的将不仅仅只是感动。
“丁李湾”古村落旅游Tips
河南省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免费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