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昏侯刘贺相关探秘

江西省南昌市建新县西汉海昏侯墓主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已被从尸骨腰部出土的“刘贺”玉质印章验明正身。这座藏有万余件文物的王子侯墓,着实震撼世人。墓中的大量文物印证着《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的记载,也反映出西汉礼仪制度和墓葬文化的奢侈。墓主人刘贺是历史上一位十分特殊的人物,他是汉武帝和孝武皇后李夫人的亲孙子,是第一代昌邑王刘髆的儿子———第二代昌邑王。他又是汉昭帝的太子,曾当过27天皇帝。因权臣霍光对刘贺在任皇帝期间的行为十分不满,遂废掉刘贺帝号,让他回昌邑城做一个没有人身自由,但又享受汤沐邑二千户的特殊居民。再后来又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侯四年。又因为犯罪被削去三千户,成为一个仅剩一千户百姓的小侯,为此他气愤而死。皇帝下诏不准为其立后,废去海昏侯国,但又因此造就了南昌、海昏二县,遗留下一系列海昏侯文化。而更为奇特的是,刘贺子孙的海昏侯国一直延续到汉献帝建安二年,被小霸王孙策灭掉,成为汉朝历史上寿命较长的侯国之一。笔者十余年来研究昌邑、海昏侯文化,在海昏侯大墓面世之年,对海昏侯刘贺进行初步探秘追踪。

随着主椁室发掘的不断深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可谓是惊喜连连。继11月17日出土3盒金器后,11月18日,发掘现场又传出好消息:发现3件玉器,其中一件汉代龙凤纹玉佩饰出现在考古人员眼前时,毫无钙化痕迹,晶莹透亮的品质和精美绝伦的纹饰,让多位考古专家惊叹不已:这一玉佩饰代表了汉代玉器最高工艺水平,甚至比堪称汉玉巅峰的南越王墓汉玉更好。

海昏侯墓发现黄金堆

11月17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等。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表示,这是目前在国内西汉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此类文物发现。因为在西汉时期黄金属于上币,青铜铸造的五铢钱属于下币;而上林苑三官是汉武帝时期铸造钱币的机构,所以这两种可能都可解释的通。黄金堆被发掘出来后,张仲立认为,这批黄金的来源应该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性。他表示,曾有文件记载,汉武帝曾铸造了一批黄金。而目前出土的这一批黄金和记载里的很相似,所以有可能这排黄金是当时朝廷赠予墓主的。

一、两代昌邑王

要弄清海昏侯墓葬文物丰盛的神秘色彩,还必须从刘髆、刘贺先后为昌邑王说起。(一)海昏侯刘贺家世刘贺之父刘髆是汉武帝宠姬李夫人所生之子,故刘贺是汉武帝的亲孙子。李夫人约于元封元年(前)被汉武帝宠幸,约死于太初二年(前),前后侍奉武帝六年。知刘髆约生于元封二年(前)至公元前年之间。李夫人死时,刘髆不过四五岁。刘髆于天汉四年(前97)六月乙丑(16日)封昌邑王(《汉书·武帝纪》作四月),年约十一二岁。《汉书·武五子传》,刘髆王十一年,死于后元元年(前88)正月年约二十一岁,留下一子四女刘髆的大舅父是贰师将军海西侯李广利,二舅父李延年为汉武帝宠臣、俸禄两千石之协律都尉。征和二年(前91)秋,因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杀,太子虚位。征和三年(前90)昌邑王刘髆的舅父李广利率十万大军出五原伐匈奴,丞相刘屈氂前往渭桥置酒送行。因刘屈氂之子娶李广利之女为妻,刘、李两家是为姻亲。李广利求刘屈氂为其外甥昌邑王刘髆谋太子位,刘应诺。此话被内者令郭穰告密汉武帝,诬丞相夫人诅咒皇帝,并与李广利共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帝。汉武帝大怒,腰斩刘屈氂,枭首刘妻,收捕李广利妻子。李广利在漠北初战匈奴告捷,闻朝中变故,妻子被捕事,率十万大军降匈奴,汉武帝杀其全家。其二舅李延年及弟因淫乱后宫,在此前已被诛杀。昌邑王刘髆失去靠山。后元二年(前87年)正月(《汉书》为后元元年),诸侯王朝汉武帝于甘泉宫,昌邑王刘髆死于本年本月。刘髆共有一子四女,其妻族无考。刘髆之子刘贺嗣王位,年约六岁,是为第二代昌邑王。二月乙丑(12日),汉武帝立八岁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丁卯(14日),汉武帝驾崩。戊辰(15日),刘弗陵即皇帝位。大将军霍光根据汉武帝遗嘱,以刘髆之母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移葬茂陵。故刘贺的祖母是孝武皇后,这在当时的诸侯王中,身份是非常高贵、绝无仅有的。

元平元年(前74)四月癸未(4月17日),汉昭帝突然死去,霍光力主迎无依无靠的昌邑王刘贺主持丧典。刘弗陵是刘贺的叔父,故立其为太子以承皇嗣,时年十八岁。六月丙寅(6月1日),刘贺于昭帝灵柩之前受皇帝绶玺,尊昭帝年仅十五岁的皇后上官氏曰皇太后。六月壬申(6月7日),葬昭帝于平陵。刘贺为帝不几日的所作所为,就引起霍光等大臣的不满。《汉书》载,刘贺为帝27日,饮酒作乐,征用昌邑国属官二百人入朝,欲为重用。权臣霍光决意废刘贺,另立新君。于是霍光与大司农田延年、车骑将军张安世密谋后,于六月癸巳(6月28日),迫胁群臣联名上表皇太后,以刘贺在27天内犯下25条罪状为由,要求废刘贺帝号。皇太后上官氏是霍光外孙女,还是个孩子,对霍光自然言听计从,诏准。霍光即杀昌邑国属官二百人,亲自挟持刘贺回昌邑王邸。墙倒众人推,有的大臣要求将刘贺流徙汉中房陵县。皇后上官氏诏废昌邑国为山阳郡,许刘贺回昌邑城,昌邑王府财产归刘贺所有,赐汤沐邑二千户,其他四姐妹各一千户。从此,曾任昌邑王十三年、为帝二十七日的刘贺,成为山阳郡昌邑城的一位类似囚徒的特殊居民。

(二)两代昌邑王积累大量财富

按汉制,诸侯王是以郡为国,王子侯是以县为国。一个王、侯之国,主要是由境内的户籍、人口的

多寡、地理交通位置等诸多因素决定其富庶程度。《汉书·食货志》云:“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即各王侯自己封国之内,靠租税养活国内官吏和王族开支。昌邑国的前身即山阳郡,是个大郡,县多人众,十分富庶。昌邑国的国土面积究竟有多大,尽管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从《汉书·山阳郡》辖昌邑(今巨野南部)、南平阳(今邹城)、成武(今成武西南)、湖陵(今微山城西北60里张楼乡程子庙村)、东缗(今金乡)、方舆(今鱼台城西古城集村)、橐(今微山县夏镇西北52公里两城村)、巨野(今巨野北部)、单父(今单县中部)、薄(今曹县南部)、城都(今鄄城东部)、黄(今曹县西部)、爰戚(今嘉祥县西南)、都关(今鄄城中部)、郜成(今成武县城周边)、中乡(曹县东北)、平乐(今单县东北部)、郑(曹县西北)、瑕丘(今兖州西)、甾乡(今河南民权东部)、栗乡(今金乡南)、曲乡(今兖州西南)、西阳(防,在今成武、金乡交界处),计二十三县。按《汉书·张敞传》,张敞任山阳太守时,正是昌邑国刚废为山阳郡之时,时户口九万三千,人口五十万,占当时西汉总人口0.6%,且境内有铁矿,置铁官,是天下农业、商业富庶之地,聚敛了大量财富。

(一)海昏侯刘贺及后裔之国

《汉书·宣帝纪》:海昏侯刘贺于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三月壬子(19日)封侯,就国豫章。神爵

三年(前59)薨。可知刘贺为海昏侯仅四年时间。四年之中,刘贺尽管拥有其他王子侯所不能拥有的巨额财富,但其政治上没有多少自由,精神上受着极大压抑,并在这种压抑和忧郁中死去。一是刘贺这个王子侯不享受其他王子侯的政治待遇。《汉书·武五子传》载,汉宣帝刚下诏“其封

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宣帝的爱臣侍中、建章卫尉、都城侯金安上立即上书曰:“贺,天之所弃,陛下至仁,复封为列侯。(刘)贺嚣顽放废之人,不宜得奉宗庙朝聘之礼。”奏可。西汉时诸侯王于正月赴长安朝聘,拜见皇帝,祭祀宗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待遇。现在汉宣帝同意刘贺不准进京行朝拜之礼,反映汉宣帝对这前任皇帝的复杂心情,表示刘贺是一个没有政治地位的王子侯。虽然没有地位,但每年孝敬皇帝的酎金是不能少的。

刘贺到豫章后,立即准备了质量上乘的黄金饼,墓中出土所呈“元康三年”金饼就是明证。二是刘贺经常发泄自己的不满。刘宋人雷次宗《豫章记》载,海昏县东十里江边名慨口,出豫章就江(赣江)之中也。昌邑王每乘舟东望,辄愤慨而还,因名(慨口)。慨口之名直到三百年后还在流传,反映出刘贺对废去帝位的心中愤懑之情。三是刘贺一直在被监视之中。说刘贺一直处在被监视之中有文献可徵。《汉书·武五子传》载,刘贺就国豫章数年(三年以上),与前任豫章太守属下一个名叫孙万世的人成了朋友。有一次孙万世问刘贺,“前见废时,何不坚守毋出宫,斩大将军,而听人夺玺绶乎?”贺曰:“然,失之。”万世又劝刘贺且在豫章为王,不久为列侯。贺曰:“且然,非所宜言。”是说,孙万世责备当初霍光废刘贺之时,为何不坚守宫门,杀死霍光,夺取大权,怎么如此简单叫霍光夺走皇帝玉玺,丢掉皇位呢?刘贺说,后悔晚了。此时虽然霍光已死,整个家族已被汉宣帝诛灭,但刘贺如真的那样做了,岂有汉宣帝的皇帝位?甚至刘贺竟然不安于海昏侯之位,同意孙万世所言,争取位晋列侯,再王豫章。如此机密,事关杀头之虞的对话,竟被远在千里之外的扬州柯刺史知道,立即上报汉宣帝。经司法部门调查属实,请予逮捕。而汉宣帝却法外开恩,不久,刘贺忧愤而死,时年三十三岁。这不能不令人怀疑孙万世就是一个官府密探,有意长期接近刘贺,与之为友,待侦知其内心世界后,立即告密。汉宣帝之所以不杀刘贺,大概和用这种不正常手段获取罪犯思想有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6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