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中说的这些“金句”你一定耳熟能详,这是在中华民族年文明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北在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进程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金句”里都能找到影子。家国70年,让我们从“金句”入手,爬梳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这些成就。
▲美丽塞罕坝林海中的望火楼。记者赵海江、田明/摄
守护塞罕坝的绿水青山
自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57年来,塞罕坝由高原荒漠变成百万亩林海,森林覆盖率由当年的12%增至80%,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年,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塞罕坝的巨变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赵福州夫妇当年的合影。
◇三代务林人与百万亩林海
7月,绿色已染遍塞罕坝的沟沟岭岭,这片“美丽的高岭”又迎来它最美的季节。百万亩林海每年释放氧气54.5万吨,引来大量游客到这里旅游休闲,到这里惊叹无边无际的绿,惊叹三代务林人创造的人间奇迹。
7月7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分场德胜沟营林区,站在天桥梁望火楼上极目四顾,一派郁郁苍苍。作为林场九座望火楼之一,天桥梁望火楼所在地海拔米,由于不在旅游区内,长年人迹罕至。
“年,我刚参加工作就被分到这座望火楼当瞭望员。”赵福州说,“说起来,我也算‘林二代’。我父亲赵志和是年从部队支援地方建设到这里来的,那会儿他22岁。”
“领导让干啥干啥!干啥要像啥,不许调皮捣蛋!”赵福州说,他上岗前,父亲这样告诫他。于是,当年21岁的他带着父亲的告诫,带着新婚妻子住进了天桥梁望火楼。22年后,他的儿子赵东杨退伍回到林场,成了一名扑火队员,也是21岁。
“我俩负责的望火楼是第一座‘夫妻望火楼’。”赵福州57岁的妻子陈秀玲说,“过去这里的生活条件就别提了,不仅没水没电还长年见不到人,偶尔来个人能把我吓一跳。现在,条件好多了,有水有电了……”
◇守望一生练就一双“贼眼睛”
“林场大面积造林基本结束后,重点工作就是守护好林子,防火防虫就成了重中之重。”赵福州说,“上一辈千辛万苦造的林,不能在我手里有啥闪失呀,否则良心过不去。这些年来,林子一点点长起来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在跟着改变,我们都体会到习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远含义。塞罕坝变成百万亩林海,我们生活富裕了,还为首都、为地球作了贡献,我觉得我们两口子的付出真是值了!”
“我们家老赵对工作那叫认真负责。不是我夸他,他在哪个岗位,领导都放心,他几乎年年被评为场里的先进。”陈秀玲说着这话,满怀爱意地望向赵福州。
“前年围场西山着火,正赶上有领导来检查,我汇报完后他们拿着望远镜看了半天也没发现起火点,15分钟后场领导接到县里请求支援的电话,为此那年我被评为河北省防火先进个人呢。”赵福州自豪地说,“现在有技术手段监测火警,但还是离不开人。去年,燕格柏沟门着火,我预报的位置很准确,技术设备预测的地点却偏离了一百多里……”
“他干了这么多年瞭望员,别人可能还看不出啥来,他就能分辨出哪里冒烟哪里起火了。我老说他长了一双‘贼眼睛’。”说起丈夫的业务来,陈秀玲这样说。
◇新一代务林人带来新希望
今年因为坝上雨水足,赵福州和陈秀玲难得地放假休息了,更难得的是,还赶上儿子赵东杨轮休回家。
赵东杨在总场扑火队工作,每年只有过了防火期才能轮休一两次。7月7日,一家六口人难得团聚在一起,两个小孙子别提多开心了。
“我可能是上岁数了,就希望一家人能团聚。去年雪少,过年没放假,我们老两口在望火楼值守,儿子在总场值守,儿媳妇一人带着俩孩子在县城,年过得不是滋味儿。”赵福州说着拿出手机来,“(大年)三十儿给孙子们发红包,小孙子通过手机用语音给我拜年,现在我还存在手机里,没事儿就听听。”
赵东杨说,“林场五十多年来之所以没出现火灾事故,都是务林人一代代严防死守才做到的。现在我越来越理解父母的心了——为了大家就得舍小家。”
赵福州明年就退休了,对守了一辈子的林子有些依依不舍。不过,听到儿子的话,他还是对新一代务林人充满了希望。
(燕都融媒体记者张斌)
荷红苇绿鸟翔鱼跃,嘎鱼重现白洋淀
“华北明珠”白洋淀被誉为“华北之肾”,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随着淀区生活污水治理、淀外坑塘治理、生态补水配套工程等6大类45个重点工程项目等系列规划措施的相继实施,白洋淀水质逐步好转,荷塘苇海中荷红苇绿、鸟翔鱼跃,一派如诗如画的水淀美景。
▲夏日白洋淀。记者赵海江、田明/摄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碧波静流,绿苇摇曳,孝义河流经安新县同口二村村口的丰收桥,缓缓注入白洋淀。站在丰收桥上,村民韩来峰望着眼前的美景说,相比去年,白洋淀今年的水质更好了,一点异味儿都没了。
白洋淀有“九河下梢”之称,包括孝义河在内的九条河流入白洋淀。它们呈扇形分布在白洋淀的北、西、南三面,且全部在保定市境内。对此,保定市主要领导多次强调:“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从年开始,保定市先后投资多亿元打造多个项目,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
年3月13日,保定市政府专门召开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中长期方案,安排了—年计划完成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容、污水处理厂提标、城镇雨污分流及管网建设、涉水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农村污水垃圾综合整治、纳污坑塘及黑臭水体整治、湿地及河道综合整治、农业面源及畜禽污染防治、垃圾集中处理、造林绿化等10个方面,对每个项目逐一列明了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这些项目总投资达数百亿元。
◇北京经验助力白洋淀还清
年年初,雄安新区启动了白洋淀78个淀中、淀边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综合系统治理项目,全力推动农村村容村貌改善。在治理过程中,也借鉴了北京的先进经验。
安新县王家寨村口码头广场有一处喷泉小景观,一位村民举着手机,指挥小孙子站在喷泉前拍照。
河北雄安北排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小景观其实是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厂,每天能让吨污水变清。在喷泉下方,是一片20平方米左右的小湿地,里面既有砂石填料可过滤水质,还有水葱、菖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用于吸附水中污染物,净化水质。经此湿地流出的再生水,水质优于河北省污水排放标准,这些水也可以用来浇花或为道路洒水。
据了解,白洋淀采用的这种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菜单式”治污,其实已在北京怀柔、延庆、平谷、顺义等郊区推广应用。在白洋淀,像王家寨这样需要治理的村子一共有78个。工作人员将污水治理的“北京经验”运用到这里,解决了淀内农村污水处理的大问题。
◇水质改善,嘎鱼重现白洋淀
安新县同口二村位于马棚淀淀边,闫香云家安装了一个生态马桶。“这马桶挺神奇,使用后排泄物消失了,也没异味儿。”闫香云说。
“这是个不会产生污染的马桶。”生态马桶项目负责人郝广悦说,使用这种马桶的厕所能将粪尿污水进行无害化降解处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子,不会产生任何残余物排放。
同口二村村支书刘继生称,目前该村已有50多户村民家中使用了生态马桶,村里也配备了生态公共卫生间。“为了白洋淀水质改善,去年村里还进行了纳污坑塘的治理。我们这里的淀边还将铺设景观绿化,并将建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库,以后每个村的垃圾和污水都不能排到淀里了。”
同口二村的这些改变,源于雄安新区白洋淀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
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科科长周立志称,为了推进白洋淀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他们谋划了白洋淀淀区生活污水治理、淀外坑塘治理、生态补水配套工程等6大类45个重点工程项目。经过治理,今年1月份至6月份,白洋淀淀区总体水质为Ⅳ类,两个国考点全部达标,水质比去年同期好转。
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3月份开河的时候,白洋淀规划里设定的几种标志性鱼类出现了,如中华鳑鲏、黑鱼、嘎鱼。要知道,这些鱼对水质要求很高,其中中华鳑鲏在三类水中才能存活。
随着白洋淀水环境的逐步改善,芦苇浩荡、湖绿荷红的美丽景色将得以再现,生态涵养功能将得以增强。未来的雄安新区,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
(燕都融媒体记者李连成)
河北“天空日记”由灰到蓝不简单
每天早上8时到8时30分,王汝春都会站在自家阳台上,拿着相机对着西北方向的天空按下快门。拍摄这样的“天空日记”,王汝春拍了六年,精选出来的多张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看到河北的天空越来越蓝。
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全面开展扬尘治理工作……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组合拳的出击,河北的天空由灰渐蓝,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王汝春记录天气变化。
◇“天空日记”拍下六年最好天
“年开始计划,但是拍得很零散,年年初决定坚持每天拍摄。”王汝春说,“早上是人们出行的高峰期,而且早上的空气质量有很直观的表现,所以选在每天八点到八点半拍摄,从阳台向西北望去,几栋高楼比较有层次感,也算是一个场景参照吧。”
6年来,王汝春坚持“地点不变、时间不变、相机不变”的“三不变”原则,同时记录每天的PM2.5指数,数据与图片的结合让不同日期的天空图片对比性更强、效果更明显。坚持拍摄了6年,照片中哪张灰、哪张蓝一目了然,蓝天越来越多。
王汝春说,“年雾霾最为严重,PM2.5指数多在以上。但从年起,重度雾霾逐渐减少,即使有雾霾,PM2.5指数也没再超过。其中,年采暖季表现尤为突出,与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了30多天。到了年,蓝天白云更是越来越常见了。”
在天空越来越蓝的背后,是我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努力:年,河北超额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确定的目标任务;年,河北提前一年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的年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为六年来最好!
▲好天气下的石家庄世纪公园。
◇啃下“散乱污”这块“硬骨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重新修订实施后,我省开展多项专项行动。其中,“散乱污”企业作为一块“硬骨头”成为治理重点。
在邯郸市永年区,我省曾排查出“散乱污”企业家,占全省的13.78%,其中家为标准件企业。当时的永年区环保局监察大队队长李社喜说,永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做标准件,市场份额可以占到全国的一半,关停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但必须取缔,因为现在的整治取缔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发展。
经过整治,永年区标准件产业紧固件行业用钢量大大减少,但产品每吨利润最高增加了元,整个产业增加利润5亿元,部分企业产品达到国内领先甚至国际先进水平,当地的标准件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
永年区标准件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省整治“散乱污”企业的一个缩影。通过整治行动的开展,污染物排放实时可控,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及时有效,污染影响降到了最小,河北的大气质量明显好转。
年6月,河北省大气污染集中整治夏季会战方案提出,全面开展“散乱污”整治回头看,对手续齐全但生产工艺落后、污染治理设施缺失、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依法停产整治……
打赢蓝天保卫战,河北正在继续努力。
▲石家庄街头的洒水车。
◇治理扬尘降低PM10小时浓度
年,河北全省在建工程个全部实施扬尘治理,在建施工工地安装PM10在线监测设备套。建立降尘监测体系,全省平均降尘量分别为8.1吨/平方公里,低于国家颁布的9吨/平方公里的标准,扬尘治理成效显著。
年7月24日,石家庄天气堪称高温炙烤。在鹿泉区一项目建设现场,围挡和大门安全规范,物料堆放、车辆管理等十分有序,高压喷雾水炮随时控制施工中的扬尘,一改传统施工现场尘土漫天的现象。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开工之初首先部署了扬尘治理工作,“场区道路全部进行硬化,场地安装喷淋、雾炮等除尘降尘设施,基坑开挖区域全部进行覆盖,场区出入口配备标准冲洗设备,严格落实了扬尘治理提出的6个‘百分之百’。”
这样的项目现场正是我省扬尘治理中的一个生动范例。近年来,我省多次出台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从源头治理抓起,逐渐建立起扬尘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更是于年4月1日正式出台《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细化扬尘排放控制和监测要求,为严格执法提供了标准依据。该标准实施后,经测算,我省施工场地PM10小时浓度超标数量可减少34%,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燕都融媒体记者呼延世聪)
◎点睛
生态优先才有科学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今,大概无人不知这句朗朗上口、意涵深远的金句了。对于河北人而言,生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更可谓体察真切、认同最深。
塞罕坝曾经千里松林木兰秋狝,不过二百余年,就被人类行为抹去了绿色,成为高原荒漠。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从一棵松树开始,再造百万亩林海,还生机于死地,创绿色发展之奇迹。
白洋淀,“华北之肾”。这片在孙犁笔下以如诗如画风景辉映人性之美的热土,它生态变迁上的几度沉浮,让人无法不感慨:人的观念与意志,能够多么具体而深刻地影响自然以及自然中的一切——也包括人类自己。以至于,当我们今天再读到“水复清,花重现”这样简单的文字,都会感到无比珍贵、无比珍惜。
纵目湖山千载留。然而,湖山风光与自然生态,都不是千载不变、取之不竭,更不是与人的发展毫无关联。不能够理解其资源意义、前提意义和发展意义,就必定会在眼下以及未来,面对越来越多的瓶颈和危机。这为生活中无数案例所佐证所揭露,就如王汝春老人的“天空日记”,带给我们的是从忧思到奋发求解的变化。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形象生动地阐释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真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周礼》已有记载,森林保护是国家的责任,为此专设两种官职,一曰“山虞”,一曰“林衡”。《韩非子》中说“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保护生态环境,从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一切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大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从发展理念到现代化建设行动的一场深刻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全党全社会,“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而生态利益也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环境就是民生,人民要青山美丽,也要蓝天下的幸福。这是人民的权利,也是经济发展所必须回应的民声民意。
(燕都融媒体刘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