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天下遁空门一八大山人读懂大

白癜风早期证状的图片库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21.html

读懂大师

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

谢先莹编著

睥睨天下遁空门(一)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为明朝宗室后裔,明朝灭亡后,落发为僧,与石涛、弘仁、髡残并称为清初画坛的“四僧”。清朝的艺术在画史上本属于靡靡末音,但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却异军突起,不让历代成就。

清·八大山人《河上花图》

金枝玉叶老遗民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真名朱统筌,明朝宗亲宁王的后裔,江西南昌人。明朝灭亡后,八大落发为僧,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和石涛、石溪、渐江三人并称为画坛“四僧”。年八大山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身为宗室子孙的八大山人本可以享受恩荫,然而到了明末,国家经济每况愈下,朝廷已自顾不暇,八大的父亲不得不靠卖画为生,贴补家用。八大在这样的困境之下,还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中得秀才,无奈时运不济。

八大山人画像

八大山人的祖辈及其父亲学识丰富,而且多数擅长书法和绘画,从小耳濡目染,加上他聪明好学,幼年时就显露出非凡的艺术天分。八大山人擅长行楷,其用笔多圆润流畅,含蓄浑厚,他的书法呈现出一种对空间结构的自由把控力,而这种控制力,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也表现无遗。

八大山人的绘画延续了前人的绘画形式,却又另辟蹊径。他的画多以水墨写意为主,既画山水,又擅花鸟。他的绘画虽然看似简单,但简练之中透出内涵,总是用很少的绘画语言来营造出一个空间氛围,留给人无限地想象。八大山人通过对花鸟山石的夸张变形,空间结构的穿插组织,使得画面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八大山人现存于世的书法作品很多,如有一些是临《兰亭序》,还有许多临摹各大书法家的行书和草书轴卷。他的书法从董其昌入手,后追二王,以帖学为本,结字方式很特别,对字的空间构成进行夸张处理,有着独特的面貌。他的绘画作品留存也较多,著名的有《传綮写生册》《墨花卷》、《河上花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还有《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

《鱼鸭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古梅图轴》《墨松图轴》《芭蕉竹石图轴》《快雪时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四帧绢本浅绛山水大屏》等等,这些作品大都被国内外的博物馆珍藏。

三月十九

历史上把甲申三月十九日(年4月25日)看作是明朝灭亡的日子,这只是按照李自成于年攻陷北京之后崇祯在煤山上吊来算的日子,其实他的宗室亲族弘光、隆武、永历,直到康熙元年(年)才都被杀,清朝在打击了台湾抗清,平定了三番之后,才能算是明朝真正的灭亡。

八大山人在明朝灭亡时才19岁,加上父亲刚刚去世,内心极为悲愤压抑,遂避世于山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八大山人的画幅上有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像一鹤形符号,后人把它解读为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的符号,说是八大山人借此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对此奇形符号的解释很多,但八大山人的真正意思就不得而知了。

和尚个山驴

清军入关攻占南昌,但凡宗亲一律格杀勿论。在这种情况下,顺治五年八大山人奉母之命带着他的弟弟“出家”,落发为僧,当时出家的地方是新县耕香寺。

八大山人的别号很多,又名朱耷,八大山人只是他其中别号之一,还号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等。因其长相方圆,耳朵偏大,人们通常都叫他朱耷,“耷”有“驴”之意,是驴字的通俗写法,因此他也自称“个山驴”,把自己住的地方称为“驴屋”。

清朝年,八大山人28岁时,拜弘敏禅师为师,法名传綮,号刃庵。清年,八大任进贤县介冈灯社住持,一边潜心研究佛学,一边不辍书法和绘画。在这段时间里,随着他的名声鹤立,跟随他学习佛法的人越来越多。

隐居青云圃

据记载,八大山人在36岁时,回到南昌天宁观,他用了几年的时间对其进行修建,初具规模后更名为“青云圃(谱)”。“青云”两字原是根据道家神话“吕纯阳驾青云来降”的意思,取这个名含有“青高如云”的意思。八大山人在青云圃过着悠闲的僧侣生活,俨然成为一块世外桃源。然而,所谓名声在外,哪能不被扰呢?再好的桃花源,也不能久待。于是他做起了云游道士,讲经布道,不停地往返于南昌与青云圃之间。

这所道院后来由其弟弟朱道明主持重新修建。重建后,八大山人终于可以长期定居在青云谱,结束他奔波的生活,开始他稳定的画僧生活。在这长达二十余年的生活中,他创作了大量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在他居住在青云圃的这段时间里,屡屡有人听到他的名声就来找他。在《八大山人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可见,八大对这种事十分苦恼郁闷,只能装疯卖傻。然而,无论八大山人是否痴傻,他这样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是为了逃避世事,而不完全在于宗教信仰。

据记载,清嘉庆二十年,状元戴均元将“圃”改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据可依,于是叫“青云谱”。

清·八大山人《涉事册》四帧册页纸本水墨

清·八大山人《涉事册》四帧册页纸本水墨

清·八大山人《涉事册》四帧册页纸本水墨

清·八大山人《涉事册》四帧册页纸本水墨

编著者简介

谢先莹与一诚法师研习书画艺术(一诚法师,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禅门尊宿。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名誉主席。)

谢先莹,字仲璜,号不敏,又号云宬,男,年3月出生,河南省内乡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鉴藏理论家、书画家。主要著作有《浅谈中国书画鉴藏》、《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中国书画鉴藏必备》、《中国书画鉴藏与市场》、《读懂大师——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书画星河——中国书画点将录》等。

更多著作的系列章节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28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