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930/4975799.html梅花村位于新县陈店乡东南部,全村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户人,现有在职村干部4名,党员37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87人。近年来,梅花村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导,以视察新县提出的“两个更好”要求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六清”整治,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发挥文化、旅游助力,把现代化的改造与原生态的保护结合起来,打造“豫南最美乡村”品牌。在党支部的有力带领下,梅花村先后获得市级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示范村、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市级示范社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社会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强支部,过硬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火车快不快,全看车头带,坚强的党支部能够带动全村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梅花村紧紧围绕“党建+乡村治理+美丽乡村”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凡是涉及重大问题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全部按照程序征求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项目建设、三资管理等重点工作全部张榜公布,确保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培养与吸收年轻、高学历的后备干部2名,吸纳1名年轻人、1名致富能手进村工作,选优配强村班子。以远程教育为平台,成立农民夜校,积极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三晒一示范”(党员晒职责、干部晒权责、群众晒家训、乡贤作示范)活动,亮明党员身份,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郭庄组、细张家党员积极响应“六清”整治号召,主动拆除本组破旧牛栏猪圈、损毁房屋,自发筹资建设万方、文化活动广场、红白理事厅。通过邻里有爱党员率先垂范,政策执行党员带头实干,有效实现联系服务群众无盲区。兴产业,旅游经济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实现全面发展,产业兴旺是根本。梅花村两委班子深刻认识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创新工作思路,着力谋划招商引资,将培育和引进企业、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美丽乡村的首要任务和切入点。充分利用梅花村水域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优势,吸引能人回乡创建新县梅花店生态园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水域面积亩发展淡水养殖业,流转土地多亩种植苗木花卉,带动周围群众余户实现就近就业,年务工总收入50余万元,户均年收入元以上。由本村致富能手村干部王敬元创立敬元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形式,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建造绿茶、油茶扶贫加工车间一座,打造了余亩的油茶、绿茶、中药材套种示范基地,车间及基地的建成将带动群众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年,为积极响应全域旅游发展,投资万元高标准建设“水润梅花”欢乐小镇,项目建成促进了梅花村旅游业的发展,累计游客达0余人次,直接带动贫困户6人务工增收,辐射带动当地运输业、服务业、餐饮业的发展,间接为农民提供约30个就业机会。抓生态,舒适生活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梅花村始终坚持“干净就是美”的理念,采取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到产业、村庄、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建成农民新居99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新村小学、幼儿园、医务室、文化广场等,绿化面积达0多平方米。先后整合资金万元,实施下叶湾、郭庄村民组旧村改造,完成群众休闲活动场所、观光亭、垂钓台、沿湖步道等建设。投资万元用于村庄、道路绿化使用,建设水冲式公厕8所,栽种苗木花卉达50万余株。投资万元用于细张家、郭庄村民组美丽乡村建设,聘请卫生保洁员11名,拆除旱厕4座,清理非正规垃圾点20个,治理污染坑塘5个,清理不规范广告牌50余个。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彻底解决了村内脏乱差、门前杂物的乱象,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长效管理和精神风貌得到全面提升,整个村庄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正民风,多彩活动满足群众需求文化是美丽乡村的“凝聚点”和“软实力”,乡村要美丽,精神文明不可或缺。梅花村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阵地,举办钓鱼节、万人健康步行、“天弓杯.助力脱贫攻坚”等活动,丰富党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担任实践站文明讲解员,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送文化下村等各类文体活动,利用梅花大鼓、地灯戏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文化,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为引领德孝文化、法制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梅花村还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开展典型评选活动,全村形成了家庭比孝顺、邻里比和睦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