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搭把手!”潘平站在地窖中向上面喊道。
年,潘平在翻修房子,收拾家中杂物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老木柜。
他当即叫来左邻右舍帮忙把柜子搬了出来,吹掉上面的灰尘之后,潘平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木柜的抽屉,结果里面竟然安安静静的躺着半本破旧的笔记。
潘平认出来这是自己祖母的笔记,可是祖母已经离去28年了,这上面的字迹已经变得十分模糊,潘平看不清楚,只好请来村子中的年轻人帮忙看看。
结果村里一些有学识的年轻人看了这半本笔记,都是大惊不已,他们向潘平表示这上面记载的是革命时期的一些事情。
这让潘平心中感到十分疑惑,家中又没有当兵的人,怎么会有这样一本笔记呢?但是他自知这件事事关重大,急忙将这本笔记送给了当地政府。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大大出乎潘平的意料了。
政府工作人员见这半本笔记的材质和样式和革命时期发行的确实一模一样,也是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交给了相关方面的人士研究了一番。
谁承想没过几天,政府领导人竟然亲自上门表示慰问,并连声感慨:“不简单,这老太太真是不简单啊!”
这本笔记究竟记载了什么?为什么会惊动当地政府呢?
旧式笔记本
遇见“贵人”,坚定与命运做抗争
这本笔记的主人叫做贾春英,是潘平的奶奶。
年,贾春英降生在湖北省阳新县淘港镇贾村一户贫苦的农家,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这样贫苦家庭中的女婴注定是不幸的。
贾万里看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每日唉声叹气,无法传承香火还要多了一张吃饭的嘴,这让贾万里夫妻二人十分惆怅。因此在贾春英八个月大的时候就被一位姓倪的姑妈买走做了童养媳。
从贾春英学会走路开始,就没有念过一天书,她每天面对的就是干不完的活,有时候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对于以后的命运,她的姑妈也早早就给她做了安排:一、嫁给地主家做小;二、进入高宅大院为有钱人生儿育女。
晚清童养媳
可以说从一开始,贾春英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她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听从姑妈的安排,拼命干活。直到不久之后,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写了贾春英的命运。
13岁那一年,忙了一天的贾春英回到家中想休息片刻,可是还没等她坐下,就又被姑妈驱赶出去上山砍柴。
她的脚上穿着破破烂烂不合脚的鞋,被磨得生疼,瘦弱的肩膀上背了一大筐的柴草,手里还拎着一捆沉甸甸的猪草。因为连日的劳累,贾春英脚下有些不稳。
恰逢此时电闪雷鸣、乌云密闭,一眨眼的时间,天上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贾春英来不及找地方躲雨。为了不遭姑妈训斥,她急忙匆匆朝家里赶去。
结果因为山路潮湿,她脚下一滑,瘦弱的身体连带着竹筐一起滚下了山坡,贾春英也跟着晕了过去。幸好贾春英的表哥罗冠国路过,才将贾春英救了下来。
在和罗冠国讲明自己现在的处境之后,罗冠国对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也是感到愤愤不平。此时罗冠国已经是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对于表妹的遭遇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他背上贾春英就赶到了倪氏家中,想要为贾春英讨要个“公道”,可是倪氏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仗着自己人多势众,将罗冠国打了出去。
贾春英见状,急忙出来劝道:“我也不是富人家的小姐,穷人家的孩子就是吃苦的命。”
“命?不是你的命苦,是你不懂得抗争。这样吧,我和朋友们经常会在后山祠堂中谈事,你也可以来听听。”作为一名接受过先进思想的共产党人,罗冠国经常以识字谈心的名义,对穷苦的劳动人民传输革命思想。因此他同样希望自己这个表妹也能向其他人一样,不认命、不服输、奋起抗争。
贾春英虽然不太理解表哥的意思,可她还是点点头应了下来。从这之后,她就经常趁着打柴干活的间隙到后山祠堂中旁听别人讲课。
图文无关
听得时间久了,贾春英心中逐渐明白了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流落在外、家不成家,也明白了自己现在为什么会过得如此悲惨,更是理解了不只是她、还有更多像她一样的人,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
于是她心中逐渐萌生了反抗的想法,在罗冠国的鼓励下,贾春英毅然决然地扯掉束缚自己的裹脚布,扛起长枪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抗争,为这个国家的命运抗争。
毅然入党,奔赴前线
年,随着革命进行得越来越热烈,贾春英家乡福寿区的广大妇女在当地妇女协会的带领下,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放足运动。
贾春英因为接触革命时间比较早,因此便成为石云村中妇女运动的骨干人员,她知道农村中多的是像自己一样没有念过书的妇女,不懂得太高深的革命道理。
因此她尽量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理解到的革命思想传达给这些妇女,成效卓著。同时她还一字一句地将革命歌曲教给这些妇女,一时间,在阳新县内革命的歌声传得到处都是。
在她的努力下,石云村成为当时革命思想教育开展得最好的地区之一,而贾春英出色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
贾春英
与此同时,已经成为阳新县党部执行委员的罗冠国也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