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滨江河五十公里绿道风景如画,如历史长

北京的最好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310/8733703.html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近代,清远滨江河扮演着交通干道的角色,还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水源,滨江承载并影响着流域内人民的生活、生产历史,各种古迹遍布滨江流域,各种故事依旧口耳相传。如今的滨江虽然淡出了交通要道的地位,但流域内的大大小小水电站依旧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两岸风景如画,古迹遍布,也许会成为旅游、文化教育的长廊,可以去悠闲骑行、垂钓、探访滨江文脉。

00:19

游览滨江,我大致分成三段,第一段从清新区龙颈镇龙颈大桥左侧绿道到禾云镇峡溪村敦睦桥,第二段峡溪村到沙河大桥,第三段沙河大桥到浸潭普济桥。由南往北走,先来到龙颈大桥左侧河边,沿水泥路一路北上,沿河种了很多粗壮的樟树,非常有标志性,附近更不乏几百年树龄的古樟树,这也意味着古村落的相伴,距离龙颈大桥1公里左右就有清远隋朝政宾县遗址,如今的城(土国)村,即中宿居,清远古称中宿,听说也源于此地,这里就是古代清远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的中宿居保存了大量的古迹,亭台楼阁,别墅、草堂、私塾、古祠堂、古城墙比比皆是。

滨江甚至是清远的文脉,从此开始,以山水人居为引,出了多少才子佳人。逐水而居,敬畏自然,从此各种祭拜水的庙宇传承千年,例如洪圣庙、北帝庙、三公庙、二帝庙、天后宫等等,守护一方水土,滨江河流域这种庙宇起码几十上百个吧,多建于或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只因嘉庆帝对于人类寿命的追求,中宿居对岸附近就有二帝庙。

嘉庆年间碑记

继续向前就是马安头水电站,右转沿着山路往西坑前进,路过九十度“U”型大河湾,令我精神振奋,河面宽阔,蓄水很深,波澜不惊,人迹罕至,不时有野鸭在水面上捕鱼潜水。前年疫情期间,春节前后,停工禁止扎堆聚会,西坑河道边好的钓位一位难求,有的凌晨就来钓鱼了,有的直接通宵钓鱼,十斤八斤的大鲤鱼、土鲮鱼是主角。

经过西坑就到了石咀附近,往前就是峡溪村敦睦桥了。

其实一路上我们会经过附近的明朝古墓和宋朝古墓哦,都是文保单位。

继续往前去见证非遗鸟笼的诞生,广府鸟笼声名鹊起,看第二段滨江的暗流涌动、人民与滨江河的抗争相处之道。

滨江河流过建中村急转弯,因石头阻挡,形成暗流与深河湾,这里不仅是滨江河的转折点,也是建中田心村的转折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田心村引进广州的鸟笼制作技术,经过手艺人的发展,被冠以广府鸟笼代表的头衔,闻名海内外,产品通过滨江河运输到广州,远销东南亚,如今一个精品鸟笼需要制作一个月,一个鸟笼就能卖三千块,近年还成为非遗项目。

这里还是民国清新县第一位民选县长陈守仁的故乡。

河对岸就是邓洲村,以前邓洲村只能在河对岸沿山路走过去,后来建了一条一米宽的小桥横在近百米宽的河道上,一发大水就有可能淹没,出行极不方便,前两年才修好新大桥。可以从下面的打油诗看出旧时邓洲村民与滨江河依存的真实写照:

前世不收嫁去邓州,

担得水来又晏昼(下午),

割得草来又没日头,

担得尿来又要过烂渡头。

下图能看到只能有禾云白坟村沿山路走到沙河邓洲村,暴雨过后也不能使用一米宽的小桥了,新桥建成后就把小桥拆了,会逐渐抹去了一段回忆。

沿着竹林小道继续前行,经过铁坑村钟惠民革命烈士墓,到达闸口咀桥就快到沙河墟了,闸口咀桥,一个名为桥的庙,也是独树一帜了。

过沙河小学就到沙河大桥了,到达滨江走廊第三段。沙河是滨江冲积平原,因沙为墟,俯瞰沙河墟如一条小舟漂浮于滨江河,注定与滨江河息息相关,这个季节河边生长着成片的紫花,白鹭觅食,蓝天白云,风光甚好。

此间又有洪圣庙、北帝庙。

到了沙河大桥后就不能沿着河边走了,因为前方有水电站拦路,只能往左绕行1公里,到达西社村后沿县道到达沙河道班后转右,便可继续沿河边走了,这段路山林茂密,竹林清脆,更加人迹罕至,道路狭窄,上年才修好的水泥路,这第三段滨江走廊大约15公里以上,山川河流气势更盛。

县道就是古代驿道位置,就是以前的官道。

西社站右转

分岔路左转

到达碧沙洲景区对岸就能看到宽阔的河面了,这里也是垂钓的热点位置。碧沙洲景区已经倒闭了十多年,以前就是以泛舟、钓鱼、观赏天马瀑布为主打,可惜好景不长,如今是白鹭定居的好地方。

继续往前几公里都是竹林小道,有点瘆人,偶尔见到几间破土房,对岸有几户人家,还有码头。

还是继续前进吧,几公里后就来到第三段滨江的精华段—大滩涌,此处,上有八滩,下有八滩,前有滨江河水弯弯而来,后有神龙滚滚而至,砂环水抱,山花如锦画,明堂如圆月,两面高山,道路狭窄,滩水急速险要,四水归堂,九接来龙,总言之,灵气逼人,气势磅礴,如此,自古就有天后宫的传说,传说天后娘娘在此得道飞升,乡民在此建庙立像,保佑浸、石、桃三乡民众路过此险滩。曾有县官路过此地,马匹不前,跪伏于地,等县官上香天后娘娘后才肯走,自此无论大小官员、平民百姓路过此地,远远的就已经敬奉天后娘娘了,以保车船平安。

清远滨江河九曲十八弯气势磅礴,大滩天后庙灵气充沛,骑车好地方

水电站

天后宫后山有溪水流入滨江,谓之后有神龙滚滚而至。

这里的水面异常开阔,我也求了个平安,继续往前进发。

几公里后就到达此程的终点,浸潭普济桥,浸潭墟。普济桥大有来头,是由外省承建的第一座石拱桥,百年不倒,自从国道建成后才退出交通干道的地位,如今在桥面铺设水泥,依旧能跑汽车。浸潭墟可谓滨江最大的墟,有小黄坑之称,高楼林立,显得很拥挤,人口密度大,滨江两岸的宵夜餐饮异常红火。有空可以在河里划船打鱼,或者桥上钓鱼,这生活紧张带着悠闲。

好了,旅程告一段落,各位看官可否喜欢。其实还可以沿河继续往前走,还有更多的庙宇,更多的人文故事等待你去探索,或者调转开头龙颈大桥处往南,还可以走几公里,不过倔头路只能原路返回,风景差太多,惊喜的是有龙颈游客接待中心,还有中药种植基地。

里面有石斛等等药材

这两天给我难的,皮肤晒伤,脚被蚊子咬,出血出汗啊,谢谢观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2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