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男子离婚诉讼期持刀杀妻,当庭辩称不

前段时间,为了保证我国人口的正常有序增长,不少人大代表提出,可以放开二胎政策,引发网友一片讨论,不少人坚持认为,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连生一个都觉得压力大,如果生两个,还是妻子全权照顾,这样的又会引发家庭矛盾不说,也不利于婚姻生活的幸福。但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不断增加,为了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现在一些地方,已经陆续开始实行结婚冷静期,希望夫妻双方在离婚的时候,能考虑清楚,不要冲动离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让孩子和双方父母跟着受罪,可遇到一些这样的情况,结婚冷静期,又真的管用吗?

3月7日下午,湖北男子离婚诉讼期杀妻案在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余某斌一审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受害方丧葬费、医疗费、交通费等共计.69元。此前的年11月9日,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对该刑事案附带民事一案开庭审理,未当庭宣判。判决:认定男方曾实施家暴、法院认为,被告人余某斌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告人余某斌对阚某芳实施家庭暴力,致被害人阚某芳起诉离婚,因不满被害人起诉离婚导致财产分割,余某斌为泄愤在公共区域对被害人阚某芳以利斧砍杀的方式致其死亡,杀人手段特别残忍,主观恶性极深,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应依法惩处。

虽其作案后报警,未逃离现场,归案后供述主要犯罪事实,构成自首,但不足以从轻处罚。庭审现场,余某斌通过远程方式参加庭审。法官宣判后,余某斌当庭表示对判决结果有异议。记者注意到,余某斌方有一名亲属到场,庭审结束匆匆离去,不愿接受记者采访。受害者阚某芳父母等11名亲属参加庭审,阚某芳家属在一审宣判后表示,接受判决结果,不上诉。

案件回溯:法院人员离开后行凶

阚某芳家属接受大河报·豫视频采访时称,妹妹阚某芳与余某斌年经人介绍结婚,婚后阚某芳分别在年、年生下大女儿和小女儿,生下二女儿后,阚某芳经常遭遇家暴,阚某芳边看孩子边打工,收入微薄,其间余某斌很少拿钱出来用于家庭支出。

年5月27日,阚某芳向阳新县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年7月,离婚案开庭,当时由于余某斌坚持不离婚且认错态度良好,并未判离,之后两人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年1月8日下午,法院工作人员到其位于阳新县的家里查看房产离开后,余某斌携带斧头在电梯口堵住阚某芳并实施暴力,3天后,阚某芳因伤势过重身亡。

据年1月14日警方通报,1月8日16时16分,余某斌投案自首。经查,犯罪嫌疑人余某斌与受害人阚某芳因离婚财产分割问题发生纠纷,余某斌用斧头将阚某芳砍伤致死。据家属介绍,夫妻二人争执的房产是年由夫妻二人共同出资10万左右首付购买,余某斌拿了两万多元余下由阚某芳出资,每月多元房贷由余某斌偿还,直至案发。据女方家属介绍,由于无人还房贷,该房产目前断供。在年11月的庭审中,检方控告余某斌蓄意谋杀,余某斌辩称,自己只是一时冲动,并非蓄意谋杀。(大河报·豫视频特派记者发自黄石)

不少网友说,不是已经离婚了吗?既然不相爱,就相互放过,这样不好吗?因为一时恼怒,就拿刀杀妻,要知道妻子,不仅是你的枕边人,孩子的母亲,你爸妈的儿媳,更是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有网友质疑对于这样的家庭而言,如果有一个离婚冷静期,该是多么可怕,因为比家暴更惨的是,随时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也有人说,可能是妻子做了对不起丈夫的事儿,所以才会引发一个男人,为了捍卫的尊严,而不择手段。

这对夫妻存在怎样的矛盾,暂时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要知道,如果在结婚前,没有选择好对象,没有事前考察好对方的为人处世和人品,就因为冲动结婚,找到一个不合适人结合,势必最后也会因感情的破裂,而导致对方大打出手,最后走上离婚这条路。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因为一毕业就容易和感情不稳的对象分手,而在步入社会后,因为父母的逼迫和周围人的压力,而逼着自己去相亲,甚至在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草草结婚,最后幸福的,又能有多少?

如果没有眼光,婚姻的确会是一道送命题。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轲在年所做的研究统计,在件近亲属间故意杀人犯罪中,夫妻之间相恶最多,总共件,占案件总数的62%。因婚姻矛盾引起的故意杀人,有68名女性被害,只有12名男性被害,女性被害人数量是男性的5.7倍。同时,根据全国妇女联合会的统计数据,全国2.7亿个家庭中,平均每7.4秒就会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殴打。近90%的家暴受害者为妇女。

看了上面的数据,你会有什么感觉?婚姻中,女人选择一个情绪稳定的男人,到底有多重要!分析了这几年著名的“杀妻案”,比如“杀妻冰柜藏尸案”、“泰国骗保杀妻案”以及去年的“杭州杀妻分尸案”,以及最近这起“南京驾车杀妻案”。我发现,这些“著名的杀妻者”分为三类。

1、“反社会型人格”这类人的代表是“杭州杀妻分尸案”、“泰国骗保杀妻案”。他们杀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图财害命”。女人对他们来说,不是人,只是他们获利的工具。他们这种人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欺骗性”:比如“泰国骗保杀妻案”,妻子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在他们一起去泰国旅游的时候,丈夫深情款款地和她接吻后,就说了一句:“你去死吧。”然后就把她推下悬崖。他们非常善于模仿人类的感情,但其实他们的本质就不是人类。这样的人基本上终身都无法改变。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的“冷血之处”。

2、“自恋型人格”像“杀妻冰柜藏尸案”的凶犯就是最典型的“自恋型人格”:第一,没有强烈的目的性,随机性杀人:他杀妻子的原因,不是为图财,只是因为觉得对方太烦,一怒之下除掉这个聒噪的来源。第二,没有明确的计划性:无论是“杭州杀妻藏尸案”还是“泰国骗保杀妻案”,都有长期的预谋和对于规避后果的种种周详考虑。第三,对后果也不会有太多考虑:比如他虽然也会做一些掩饰,但是这种掩饰是拙劣的,而且他还荒唐到在老婆死后,还用老婆的信用卡花天酒地的嫖娼;这样的人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活在“当下”,不会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3、“偏执型人格”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南京驾车杀妻案”就是这类男人的典型。他们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占有欲超强。也就是说,你就是他的一部分: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之前也有一个新闻“一个女人5年离4次婚被拒”,之所以法院屡屡阻碍一个被常年家暴的女人离婚,就是因为这个她的丈夫在法庭上公然叫嚣:你敢离婚,我就弄死你。就算是最后因为上了热搜,法院最后判离,这个男人还到处宣扬要报复前妻,还要上诉以及前妻赔偿……如果你是个“依赖型”的女人,特别渴望找到一个“如兄如父”的男人,弥补你小时候“缺爱的遗憾”;那么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就能“趁虚而入”,利用你渴望爱的弱点,给你各种关照。

男人一旦要离婚心特别狠、一个狠心的男人,作为一个女人也要冷静对待,不管对方的态度好不好,那么你也要学会冷静自如,千万不要在男人的剃头上去火上浇油。和对方不冷不热,或者说保持自己的淡定,拥有自己的自尊,也会让一个男人感觉到,你还是如此的冷静。狠心的男人你也可以选择不和对方去接触,因为一个人的心对你已经不抱有任何幻想了,他也没有想过要和你复婚,所以暂时对于他要保持距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距离会让你感觉到和这个男人是多么的无情,但是回头看看自己又不会受伤。

这样的命案并非个例,杀妻案杀夫案的连连发生,有些杀人手段及其恶劣,让很多网友提起结婚都不寒而栗。有网友称:谨慎婚育,警钟长鸣。前段时间的杭州杀妻案一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7月5日,杭州市江干区一51岁女子离奇失踪。经过警方半个多月的调查和地毯式的搜索,最终在小区的化粪池发现有人体组织,经过DNA对比与失踪女子的DNA匹配。警方定义为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故意杀人案。

后证实行凶者竟是其丈夫许某,许某在7月5日将妻子残忍杀害,分尸后分散抛弃。是什么让他可以对朝夕相处的"枕边人"痛下杀手呢?据了解,受害人来女士与其丈夫许某是二婚重组家庭,小区居民称两人非常恩爱,看不出什么矛盾,但是裂痕或许已经存在了。也有人称,许某平时就有一点性格缺陷,多次向妻子来女士借钱炒股,但是都被来女士拒绝了。二人对于回迁房的装修意见也有分歧,可能在多重原因之下导致家庭矛盾越来越严重。

同样是由家庭矛盾引起的"杀妻藏尸冰箱案",也非常令人唏嘘。年10月17日,朱晓东与其妻子杨俪萍因为之前旅行订酒店的事情产生激烈争吵,争吵过程中,朱晓东将妻子掐死并且藏在冰柜中三个月,直到被人发现。这每一个悲剧背后都能读到人性的复杂,沉甸甸的警示着人们要慎重思考婚恋观。婚姻不是犯罪庇护所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婚姻中的犯罪提出的建议是:

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是婚姻并非法外之地,这只是最高人民法院针对一些个别案例提出的建议,具体操作还是要根据案件的性质。一段婚姻关系之下的暗波涌动,可能会激起很大的波澜,家庭矛盾看则是小,如果处理方式不合理可能会酿成大祸。

专家称从这些因家庭矛盾而引起的凶杀案中,不难发现这些所谓"伴侣"的一些共同点:极端化的行动和思维,平时思维比较极端的人在行动上同样会表现出来。比如会和伴侣说:"谁背叛就先把谁杀死",网友称在恋爱期间,这样的人非常受伴侣欢迎,认为是注重感情的表现。但是专家认为这样的人往往是偏执型的人格,具有一定危险。

有不良嗜好,比如杭州杀妻案中的许某,已经被炒股所控制,专家称伴侣被不良嗜好控制的时候会迷失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冲动。有暴力伤害史,网友说:"家暴只有一次和无数次"。所以,只要伴侣有过家暴他人的过往,都需要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9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