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喜迎二十大,庆祝建团周年,传承好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茅台王子·明亮少年”河南希望工程文化“豫”苗公益项目。该项目年开始,以红色文化“豫”苗行动为抓手,重点开展好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做好学习红色文化感悟征集工作,组织好红色文化“豫”苗演讲比赛等。
在已经开展的读书感悟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读红色书籍、听红色故事、写个人感受,增强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将陆续编辑发表同学们的感悟文章,在读红色书籍中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红孩子”,增强文化自信。
读《刘司令淮河探水》有感
洛阳市栾川县潭头交通希望小学五年级刘一凡
以自己的生命来当赌注,即使再危脸也要想办法让部队安全渡河,这就是军神——刘伯承司令。
年8月26日晚,刘邓大军经过一路拼杀行军到大别山附近,眼看后面追兵不止,如不立刻渡过淮河,将会损失惨重。刘伯承当即决定渡河,可是淮河正处在活跃的行洪期,只有几十条船该怎么渡河?刘伯承转身问李震说:“大家想过架桥没有?想过徒涉的办法没?”李震说:“河面太宽水流太大,架桥耗时又耗力,而且像这样的季节没人敢涉水。”刘伯承听后,决定自己下河试试。
刘伯承就这样在毫无把握、冒着随时被淮水淹没的情况下,硬是在水中可以通过的地方用竹子做上临时标记,迅速带着大家渡河了。我军主力刚刚渡过淮河,忽然上游就泄下了洪水,国民党兵团见刘邓大军渐渐远去,只得“望准兴叹”。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想起了刚看到的一篇报道。讲的是有一栋楼的一个房间发生了火灾,里面有一个小孩被困,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展开灭火措施和救援行动。其中有一个消防员不顾生命危险冲进起火地点,把小孩救出火场。人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消防员身上有着大面积的烧伤,当别人问他为什么冒险救人时,他说当消防员就要随时准备牺牲。这就是老一辈革命精神的传承!
我们要尊敬先辈,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去当兵,镇守边疆,保家卫国,让伟大的祖国在新时代踞于世界先列,使奋斗精神代代相传!
小作者通过故事叙述、人物对话向大家讲述了刘伯承司令员在常人不敢徒涉淮水的情况下,毅然决然自己下河探水,带领刘邓大军渡淮河的英勇事迹。小作者从中受到启发,告诉自己要传承红色基因,从小学习立志,长大后为祖国多做贡献。
读《老山界》有感
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乡上汤小学五年级徐艺萌
最近,我们学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的革命回忆录《老山界》。
这篇文章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山势陡峭,崎岖狭窄,面对红军这样一支装备简单的部队,翻越高山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面对“手可摘星辰”的高山,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依然毫不惧怕,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一步步顽强地向上爬,好似一支庞大的蚂蚁军队,不怕风吹雨打,使万仞之高的老山界变为脚下的一个小小泥丸。
长征是艰难困苦的,要不断地与生命作斗争,与敌人作斗争,更要与意志作殊死斗争。面对越过老山界的种种困难,他们都视而不见。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让我们带着红军的这种“长征精神”一起去努力吧!
小作者把党史故事学得入脑、入心。只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征程,才能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带着“长征”精神继续努力吧。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读《刘胡兰》有感
辉县市高庄乡海尔希望小学三年级常珈豪
读了《刘胡兰》这本红色经典书籍,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给我的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仅有十五岁的文静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群众、对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宁死不屈。
刘胡兰生活在艰苦的革命斗争时期,她也渴望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可年纪轻轻的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为她挥笔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莫大的赞扬。
与刘胡兰对比一下,我感觉自己差距很大。我平时碰到一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我决心要向刘胡兰姐姐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的人,努力学成,将来为祖国效力。
小作者在读完《刘胡兰》后的深切感悟让人动容,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能够从刘胡兰身上学到的品质精神以及自我感悟,说明小作者勤思考、爱学习,未来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读《鹭鸶湾的枪声》有感
洛阳市栾川县潭头交通希望小学五年级刘紫萱
同学们,说到革命烈士,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一个个烈士的名字,而我今天说的故事,是发生在信阳大别山的故事。
有诗云:多少风云曾际会,枭雄毙命鹭鸶湾。在信阳市光山县鹭鸶湾有一个凶狠残酷的地头蛇,他的名字叫易本应。他凶狠、残酷,作恶多端,双手沾满了革命者的鲜血。他为什么会毙命鹭鸶湾呢?因为他遇上了高敬亭。
高敬亭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红军将领,他坚持游击战争,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年6月14日,高敬亭率红二十八军手枪团去鹭鸶湾攻打民团。正躺在床上抽大烟的易本应知道国民党主力正在大别山区“围剿”,听说红军主力被打散了,这次遇上的定是红军小股便衣队,他只带着两个中队的团丁参加战斗。结果可想而知,易本应的民团很快就被高敬亭的队伍打得溃不成军。易本应想要逃跑,慌慌张张跳进鹭鸶湾的一块水田时,被一个红军战士发现了,随着一声枪响,他毙命在鹭鸶湾的水田里,终结了罪恶的一生。
听完这个故事,我觉得高敬亭真勇敢,知道易本应凶恶无比,还要去与之战斗。听完这个故事,我也觉得大快人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像高敬亭一样,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坚持到底,终获成功。
小作者通过读高敬亭的英勇事迹,懂得了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坚持到底,最终一定能获得成功。
读《铁道游击队》有感
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赵海正弘希望小学二年级高智超
《铁道游击队》是我读过的一本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书,书中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省抗日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战的故事。当时日本侵略军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而游击队员们的装备十分落后,但是他们没有因此而放弃战斗,而是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到底,接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为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游击队员们身手敏捷,智勇双全,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没有选择硬拼,而是通过侦察工作选择敌人的弱点出击,狼狠地打击敌人的交通运输线,在铁路沿线与敌人进行了长期作战。这些抗日英雄本身只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他们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与之斗争,说明了中国人只要团结起来就不怕任何侵略者。
通对阅读这本书里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定要有规则意识。在一个队伍里要有服从意识,才能使队伍的力量更加凝聚强大。遇到困难时要多动脑筋,不能一味蛮干。要学习游击队员胆大心细、勇猛顽强的作风,把优点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上,我们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小作者被铁道游击队智慧、勇敢的精神所折服,折服于他们立场坚定、团结一致、驱逐侵略者而勇敢斗争的精神。小作者懂得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好好学习。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一个善于总结、智慧上进的新时代好少年。
读《两个小八路》有感
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乡上汤小学二年级张世杰
周末,我读了李心田爷爷写的《两个小八路》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两个小八路的革命历程。13岁的孙大兴由于爸爸孙连长在战争中被敌人杀害而感到十分悲愤,发誓要为爸爸报仇。但在报仇途中,孙大兴不慎腿部骨折,于是部队让他和武建华一起住到群众刘大爷家中。他们一边养伤,一边打探日本鬼子的消息,并且烧了鬼子的粮食。后来孙大兴在一次与敌人周旋当中被敌人残忍杀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两个小八路》中的孙大兴机智勇敢,遇见敌人十分冷静,但是有时会擅自行动,比如火烧粮食,暴露了地下组织,使敌人目标更加明确……可见自我反思、吸取教训对一个人很重要,体现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反省自己,取长补短,早日成长。
小作者在看了《两个小八路》的革命历程后,被他们的机智勇敢和牺牲精神感动,并从小八路的行动中充分认识到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懂得了要吸取教训,取长补短,实属难能可贵。
读《战将许世友》有感
洛阳市栾川县潭头交通希望小学五年级王笑语
红色经典,浩如烟海,革命英雄比比皆是,例如大义凛然的蔡仲美,孤胆英雄孙定吾……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战将许世友的故事。
许世友出生在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庭贫穷,为了有饭吃,他从小就去给武术师傅当杂役,艰难困苦的岁月锻造出他刚烈的性格。
年,许世友在家乡投身革命,担任农民义勇队炮队队长,他们的任务就是打头阵,换句话说就是敢死队。在血与火的战斗中,他与敢死队结下了缘。年春,许世友担任红四军第十师28团营长,红四军决定围歼国民党第34师。国民党以两个团的兵力向许世友坚守的阵地疯狂反扑,许世友营伤亡严重,不少班排减员过半。严峻时刻,许世友将班排合并,把袖子一捋,大喊一声:“同志们,我们要坚决把敌人压下去,跟我冲!”在他的带领下,干部和党员冲在最前面,连受了伤的战士也投入战斗中,他们像一把锋利的钢刀,所向披靡杀进了敌人的指挥中心,还把摇电话机寻求帮助的张万信当场活捉。
战将许世友的事迹令我感慨万分,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国家的平安,那鲜艳的五星红旗难道不是革命英雄们用鲜血染红的吗?许世友是许多英雄中的一员,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屈的民族气节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必须用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我们前行,好好学习,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长本领,报效祖国。
许世友将军凭着九死一生的敢死队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弱小的红军凭着坚定的革命信仰最终战胜了貌似强大的敌人。小作者从中领悟到必须用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前行,练就过硬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
读《少年英雄王二小》有感
洛阳市嵩县德亭镇酒店小学五年级薛依婷
“牛儿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故事,传唱的就是英雄王二小。这些天,我读了《少年英雄王二小》,脑海里顿时浮现出穿着破旧衫,大眼睛,短头发,手里拿着鞭子,边在山坡上放牛边给八路军放哨的英雄形象。
一天,一群鬼子偷袭村庄,全村军民都危在旦夕。十三岁的王二小发现这个情况,决定要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当了,便用刺刀刺死了王二小……”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王二小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乡亲们的平安,自己却倒在了山间的血泊中。
我很佩服他勇敢坚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平时我吃了一点点苦,就感到很委屈,比起王二小,我很惭愧。
我们经常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这些都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要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做个有用的人。
“牛儿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愿这优美的旋律,这动人的故事永远传颂。
自古英雄出少年!王二小才13岁,却懂得了舍己为国的道理,面对敌人的威胁十分冷静,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毫不犹豫。希望新时代的少年们学习他这种可贵的精神,未来成栋梁。
来源河南希望工程
编辑杨阳
校对夏寒
审核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