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在婚礼上对新娘连开3枪,台下一片哗

宁夏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山东的山,山东的水,山东的姑娘胶东美。等你们到那里打了胜仗,你这和尚也要给我领个媳妇来。我要喝你的喜酒!”

这句话是毛主席在临行前对许世友说过的。年的春天,国民党亲日投降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继“皖南事变”以后,华中,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无不遭受到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在山东,国民党顽固派头子、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在李仙洲、庞炳勋的策应下,对我鲁西、滨海、冀鲁边和胶东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尤其是胶东,亲日投降派组成一支名叫“抗八联军”的队伍,企图向我东海根据地发起全面进攻,严重威胁着胶东根据地的安全。

就在这时,毛主席派出虎将许世友前往山东,交给他两项任务:第一是打胜仗,保护根据地的安全;第二是找个媳妇,完成终身大事。

其实,许世友在这之前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位妻子因许世友久无音讯,被逼无奈下最后选择改嫁;第二位妻子因政治风波离他而去。

这两段婚姻,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许世友依然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只不过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在找对象这件事上就变得颇为不易。

那么,这次山东之行,许世友能否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女?能否完成毛主席交代的两项任务?大家看完接下来的故事,就能找到答案。

话说许世友来到山东以后,就带着清河独立一团挺近胶东地区,统一指挥我军第五旅和第五支队。

当时山东分局作出指示:“以胜利的战斗粉碎投降派的进攻,收复以牙山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使根据地连成一片。”

因此,牙山战斗很快便打响了。这是许世友第一次踏上胶东的土地,一切都很陌生,但南征北战多年,锻炼出的军事才能让他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地游刃有余。

很快,牙山战斗便结束了,胜利的佳音伴随着徐徐微风吹向胶东各个角落。战士们带着各种各样的战利品,挺着胸脯,扬着笑脸,迈开大步,走上了撤离的道路。

每路过一村一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乡亲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喊着叫着,涌向街头,欢迎凯旋归来的队伍。

他们中,有的提着水壶,有的拿着水果,还有一些年轻姑娘拎着“拥军鞋”,那种场面,热闹非凡,令人感动。

许世友和政委吴克华并肩走在队伍最前面,只见他一身戎装,昂首挺胸,眼睛里散发出自信的光芒。一边走,还不忘向沿途的乡亲们挥手致意:“乡亲们好,乡亲们辛苦了。”

就在这时,一个剪齐发,脸蛋如红苹果般的小姑娘趁机钻过人群,将一双特号的“拥军鞋”塞进许世友的手中。

“旅长,这双特号鞋送给你,希望你能喜欢。”小姑娘说完后莞尔一笑,脸瞬间红到了脖根。

许世友看着手里的特号“拥军鞋”,很意外,也很激动。他慢慢转过头,凝望眼前这位羞涩的姑娘,那一刻,他想起了毛主席在临行前说过的话。

“这鞋做得不错,我收下了,你叫什么名字?”许世友俯下身子问道。

“我叫田明兰,田地的田,明亮的明,兰花的兰。”

“你今年多大啦?”

“十七岁。”姑娘低下头扯着自己的衣襟,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十七岁,看你的样子,应该参加工作了吧?”许世友又问。

“去年刚参加的,在五支队被服厂工作,欢迎首长到我们厂参观。”

“好,有时间我一定去,再见。”

“再见!”姑娘站在原地,一直望着许世友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人群中。

刚才那一幕,全被政委吴克华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像是想到了什么,然后饶有兴致地问道:“老许,你如今也有三十出头了吧?看你一个人,不考虑找个媳妇?胶东这地方我和我老婆人熟地熟,要是有合适的,我给你做个红娘,你觉得怎么样?”

许世友哈哈一笑,回答说:“你瞧我这个模样,胡子也没剃,人家姑娘不把我当成妖精才怪哩。”

吴克华听他这么一说,觉得有门,便试探性地问道:“你觉得刚刚给你送鞋的姑娘怎么样?”

许世友想了想,说:“胶东这地方山美水美,姑娘个个长得水灵,不像我,皮肤干皱皱的,人也黑,一点也不润泽,不用我看姑娘,姑娘看我就行。”

说完这句后,许世友又觉得这时谈论这个有些不合时宜,于是便把话题一转,继续说:“下一步,日军就要进山‘扫荡’了,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等过一阵子再说吧。”

吴克华听到后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不过他已经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决定出手促成这门亲事。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吴克华很快便想到了妻子。

当时,吴克华的妻子也在胶东五支队工作,对那里的人和事都非常了解。她把电话打到五支队被服厂,一经查找,很快就找到了那位名叫田明兰的姑娘。

几天后,田明兰收到了吴克华发来的一项通知:将她由被服厂调到机关工作。同时,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抓紧时间排练几个节目,到时候在反“扫荡”庆功会上表演一番。

其实,吴克华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许世友的终身大事。他虽然没有把话点名,但已经帮他们架起了一座鹊桥,接下来要如何发展,就看这对男女对彼此有没有心意。

庆功会这天,方圆十里二十里的群众,身穿花花绿绿的衣服,手持胜利的小旗,向着山坳里的会场赶去。他们三五成群,脸上布满了笑容,唱着歌,迎接这幸福的时刻。

上午10点,庆功会正式开始,作为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破例穿戴一新,容光焕发地走向主席台。

尔后,他和军区领导给获奖的个人以及团体戴上红花,并检阅了抗日军民武装队伍。接着,秧歌队在田明兰的带领下,手执彩缎,翩翩起舞,赢得了全体掌声。

许世友看见如此精彩的表演后,也不自觉地鼓起了掌,他对身旁的吴克华说:“老吴,你看,排头的这位姑娘跳得好,让人大开眼界。”

吴克华听到后哈哈大笑,反问许世友:“你知道这个姑娘是谁吗?”

许世友摇了摇头,一脸疑惑。

这时,吴克华用手指了指许世友脚上穿的新鞋,笑着说道:“你这么快就把情人忘了?她就是这双鞋的设计师啊。”

许世友恍然大悟:“噢,我想起来了,她好像叫田明兰,你还别说,换了一身打扮,我都认不出来了。”

说完这句话后,许世友才想起吴克华刚才说起的“情人”,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吴,今后可不许你再这样开天方夜谭的玩笑啊。”

吴克华一听,笑着问道:“何谓天方夜谭?”

“人家是小姑娘,我是大老爷们,这就是天方夜谭。”许世友直接回答道。

“那人家小姑娘对你有意思呢?”吴克华笑眯眯地说,“难道你看不上小田?”

许世友赶紧摇头,慌乱地说:“并非如此,只是……”

“只是什么?你快说啊!”吴克华在一旁干着急,但许世友就是说不出个一二三。

为了继续给他们牵线搭桥,庆功会结束后,吴克华专门把田明兰留了下来,对她说:“小田,晚上七点,你到我那里去一趟,你大姐(吴克华的夫人张明同志)找你有事。”

田明兰听到后连忙点头答应,然后看了一眼许世友,接着便羞涩地离开了。

晚上七点,田明兰如约而至,一进门,就看见张明早已在此等候。她笑着问道:“大姐,你找我有什么事啊?”

张明将一杯水递给田明兰,然后笑着说:“也没什么大事,这里有一份关于赵保原的敌情通报,我这里走不开,麻烦你一会儿给许司令送去。”

田明兰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拿起通报直接就往门外走去。

张明见状,赶紧叫住了她:“别着急,我还有另一件事要对你说。”

田明兰带着疑惑重新回到座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张明。只见张明神秘一笑,问道:“小田,你觉得许司令怎么样?”

“许司令很好啊,他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战无不胜……”田明兰滔滔不绝地夸奖许世友,张明在一旁看得直点头,好不容易才能插上一句话:“那你喜欢许司令吗?”

这句话一说出,整个房间变得鸦雀无声,田明兰低着头,脸已经红到了脖子根。早在很久之前,她就听说过许司令的不少传说,每次听完,她都会感到心潮难平,尤其是听说他在阿坝保卫战中,孤身一人,击毙名白匪,要不是最后被一颗子弹打中左肩,还不知道要消灭多少敌人呢?

她对许司令充满了无限敬意,渴望早点见到这位英雄。第一次见面,她说不清心底是什么感情,只觉得很温暖,也很激动。

这个年纪的姑娘,哪一个不喜欢英雄呢?

想着想着,田明兰的脸更红了。一旁的张明看见后,瞬间就明白了她的心意。

“快去吧,许司令还等着你呢?”张明为田明兰整理好衣服,欣慰地说道。

一路上,迈着雀跃的步伐,田明兰来到了许世友的房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传出一句“请进。”

门被推开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走了进来。

“原来是田明兰同志啊!”许世友有些惊讶,但他还是非常高兴地说道:“快,往屋里坐。”

田明兰莞尔一笑,慢慢地坐了下来,然后拿出一份文件,将它呈送到许世友的手中,说:“张大姐忙不过来,让我把这份文件送给您。”

接着,她又说:“司令员记性真好,还没把我的名字忘记。”

许世友哈哈一笑:“你的名字好记,听起来亲切,我怎么可能忘记呢?”说着,便低头看起了文件。

房间里没有一个人说话,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尴尬,许世友察觉到不对劲,赶紧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来看着田明兰。

这一看,视线刚好和田明兰碰撞到一起,两人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没想到,平时威武霸气的许世友这回也脸红了。

他想起之前吴克华对他说的话,这回又让姑娘给他送文件,难道姑娘真的对我有心意?

为了重新找回话题,缓解尴尬的气氛,许世友指着田明兰身上穿的那套军装,问道:“上次不是说在被服厂工作吗?怎么换上军装了?”

田明兰回答说:“前一个月,我被调到机关工作了。”

“负责什么?”

“宣传队工作,首长今天不是还看了我们的节目吗?”

许世友一听,瞬间就明白了过来,原来这背后,一直有吴克华在牵线搭桥。他笑着夸奖道:“不错不错,你们的节目很精彩,我很喜欢,另外,不要叫我首长了,叫我老许更自在,今后我要以兄长的身份照料你,关心你,好吗?”

田明兰很高兴,她深情地望着许世友,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看到这一幕,再根据之前的种种表现,就算是木头,也能明白对方的心意。

许世友从口袋里拿出一枚子弹,对田明兰说:“你赠我新鞋做纪念,我把这颗子弹送给你,这是万源保卫战中,敌人留在我身上的,我许世友不死,乃上天保佑。”

听到这里,田明兰的眼睛更红了,眼泪也扑簌簌地流下来。许世友见状,赶紧帮她擦去眼泪,并保证地说道:“等打败匪首赵保原后,我们就结婚,用胜利的场面为我们的婚礼增彩,好吗?”

田明兰羞涩地低下了头,说道:“我听你的。”

爱情啊,是一个令人心乱的字眼,让人辗转难眠,让人心潮澎湃。

年的春天,许世友终于和田明兰举办了婚礼。当时,婚礼仪式很简单,虽说没有鞭炮洗礼,但有兄弟战友的祝贺。

每个人都很高兴,献上了自己的祝福。婚礼上,许世友当场表演少林拳,为婚礼增添喜色。接着又在众位来宾的鼓励下,许世友拔出了心爱的驳壳枪,表演他的特技枪法。

只见他彬彬有礼地走到新娘面前,笑着说:“来,请你给我当个助手,不必害怕,相信我。”

田明兰眼睛清澈,点了点头,虽说不知道等会儿会发生什么,但她相信许世友,相信这个即将陪伴自己一生的丈夫。

那个时候,因为要表演特技枪法,婚礼会场被搬到了屋外的草坪上,人们站成三排,眼睛死死地盯着许世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

许世友把来宾送的花分成三束,分别放在新娘的两肩和头顶,然后退到五米开外,举起驳壳枪,冷不丁地连开三枪。新娘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就看见那三束花已经从自己的双肩和头顶落下。

台下众人一片哗然,有的甚至闭起了眼睛。几秒钟后,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新娘在台上拍手叫好,这回大家才知道,原来刚刚那是表演的节目。

许世友哈哈一笑,随手把驳壳枪插回腰间,说:“我演得不好,请提意见。”

就这样,整个婚礼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结婚后不久,夫妻二人本有一段甜蜜的时光,但恰巧那时家里人捎来信,说田明兰的母亲病重,让她赶紧回去。

许世友知道后,说:“探母第一,收拾一下,快走吧。”

第二天一大早,田明兰拿着背包,准备出发回去。这时,许世友拦住了她,说:“你一人回去,我不放心,带上警卫吧。”

田明兰听到后摇了摇头,说:“不用了,现在情况这么紧张,你的事情许多,我会小心的,要不,就让我带支枪吧。”

就这样,田明兰带着一把枪,风风火火地上路了。谁也没想到,这次回去,差点就回不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田明兰回去后的第二天,她有一位堂叔从乡间赶来向许世友报信,说是田明兰让反动派给绑架了。

许世友一听,非常愤怒,大吼道:“反天了,想占我便宜,没门。”说着便传令让精明能干的排长带领一个班的战士,由那位堂叔带路,赶往出事地点,将田明兰解救回来。

当时,田明兰正被一群反动派捆绑在马车上,准备押送到崖子沟。不知他们从哪得到的消息,说田明兰嫁给了共军赫赫有名的许司令,正商量把她交给上级领赏。

就在这时,我军派来的战士终于赶到,双方立刻展开了一场激战。

这帮土匪,根本就不是我军战士的对手,没过多久,他们便落荒而逃。由于刹车过急,田明兰被撞到了头部,医院,好在救治及时,捡回了一条性命。

那时候,许世友恨不得每天都陪在田明兰身边,照顾她,呵护她。只是组织刚传来消息,让许世友到党校学习,夫妻俩不得不分离开来。

临别时,许世友让田明兰好好学习文化,摘掉文盲的帽子。而田明兰也很努力,经过几个月的学习,终于亲笔给许世友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上虽然只有几十个字,但情谊却很浓。也许,纸短情长,说的就是这样吧。

友,我把对你的怀念化成力量,以笔为枪,学习识字,读完了识字课本,我很高兴,试着写这封信,祝你平安,保护身子,再见。

许世友看到信后非常激动,也赶紧给田明兰写了一封回信,并在信的结尾处附上一首诗:

相别三日刮目看,难得吾妻书信函。字扭字歪皆是情,化作爱焰烧顽敌。

此后的几十年里,夫妻俩一直和和睦睦,风雨同心,田明兰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贤惠的妻子是怎样的。

有一天晚饭后,田明兰对丈夫许世友说:“我想把大别山的老母亲接过来,安度晚年。”

许世友很高兴,也很欣慰,他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从过上稳定的生活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念叨着家里的母亲。这一切,都被田明兰看在眼里。

夫妻俩一拍即合,说办就办,当天晚上就给老家写了一封信。没过几天,家乡来人了,不过,来的并非许母,而是许世友前妻的儿子许光。

田明兰很喜欢许光,像接待亲生儿子一样接待许光,收拾床铺,洗衣做饭,还帮他理发,洗澡。许世友看到后心里格外舒畅,他认为自己能娶到田明兰,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年,许世友接受毛主席的命令,前往朝鲜战场。刚好那时田明兰怀有身孕,即将分娩。作为军人的妻子,分别已是平常事,但许世友心里却很内疚。

临行前的那个晚上,田明兰对许世友说:“给孩子留个名字吧!”许世友想了想,确定地说:“我这次的任务是抗美援朝,到时候如果是女孩,就叫‘抗美’,如果是男孩,就叫‘援朝’,这也算一种纪念。”

后来,两人的爱情结晶——小援朝出生了。

年10月22日,许世友将军的心脏停止了跳动。10月31日,田明兰带着儿女们强忍悲痛,在南京军区礼堂里为将军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

10天后,一座新坟出现在河南新县乘马岗许家合村外的山坡上,墓碑上写着七个漆金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

那天,田明兰就站在墓前,她想起了往事,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6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